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美丽乡村新画卷 >> 正文

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0-06-2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稳步推进,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村居美

各地因地制宜,通过易地搬迁、农村旧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等工程,改善农村群众居住条件,逐步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1张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新貌。(梁河县委宣传部  供图)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1张

贵州省各地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过程中,结合民族习俗打造各具特色的移民安置点,让移民在新家找到归属感和特色致富门路,安居乐业共建美丽新家园。图为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九潮镇贡寨村。(和勇  摄影)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1张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智新镇村落。(许畅  摄影)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1张

四川省雅江县红龙乡错柯村牧民定居点牧民的新家。(赵利  摄影)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西藏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修通了水泥路,游客随之而来。(列来拉杜   摄影)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脱贫致富的贵州省湄潭县农民自编自演的花灯戏。(滕俊  摄影)

产业美

各地注重富民产业的培育壮大,强化乡村持续造血能力,帮助群众就地就业,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长久的坚实支撑。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粽叶飘香脱贫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打磨村将粽子叶种植发展放在首位,以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将粽子叶种植作为村主导产业。(天眼新闻)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独龙族妇女参与独龙毯大批量手工纺织生产工作,不断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民族画报资料)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傣族妇女儿童在制作民族特色手工艺品。(郑英 摄影)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贵州省湄潭县万亩茶海。(滕俊   摄影)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在青海省循化县清水乡大庄村,线辣椒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农特产品。(循化县扶贫局  供图)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重庆市黔江区手工红苕粉在电商扶贫的带动下产销两旺。(滕俊   摄影)

生活美

各地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提升乡村教育、医疗、文化和政务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梵净山这块金字招牌,依托少数民族文化,大力发展具有侗家风情的乡村旅游,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康梦婷   摄影)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太平镇庆乐小学的学生们在新建的校园里茁壮成长。(陈立民   摄影)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农村牧区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科左后旗旗委宣传部  供图)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民俗村,当地群众手捧金达莱花喜迎八方来客。(董梅  摄影)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新疆和硕县乃仁克尔乡乌勒泽特村牧民从生活方式到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曾颖  摄影)

风景美

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发展农业生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让优美风景成为乡村的美丽资源。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通村公路的通行使贵州湄潭县田家沟成为旅游景点。(江桥生   摄影)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以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作为传承,建成瑟尔魄乌力楞原始部落体验区和刺尔滨河谷观光区。(陈涛   摄影)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紫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图为新疆伊犁州霍城县芦草沟镇紫色薰衣草基地。(民族画报资料)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的向日葵花海。(李波   摄影)

美丽乡村新画卷 专题 第5张

吉林省延边州优美的生态环境伴孩子们成长。(李延来  摄影)

卢旭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