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生活】富了不能忘乡亲(白族)
“过去的日子苦啊,吃饭都成问题。现在政策好,孩子们能干,日子好多了。”说这话的是70多岁的张菊香老人。她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金华镇桑岭村人,这些年,她家通过发展养殖业、乡村旅游、汽车租赁,家庭年收入达到了上百万元。一家人住进了四层小别墅,过着幸福生活。
张菊香一家三代人生活在一起,两个儿子在县城的汽车出租公司和乡间的旅游观光果园各自忙碌着,张菊香则参加村里老人们聚会、跳广场舞,安享晚年。
李永珠是张菊香的大儿子,白手起家,依靠勤劳致富,成为脱贫致富的典范。
大理剑川坝子,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有文献名邦的美称。过去,这里的人们与中国大多数农民一样,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勉强维持生活。为了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李永珠加入了外出务工队伍。在外奔波的几年里,他考取了驾驶证,开货车、跑运输,往返全国各地,挣得了第一桶金。有了资金积累,李永珠开办了租车行。现在,他的租车行已经拥有了包括奥迪、宝马等名车在内的众多车辆,年收入达60多万元。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李永珠又把目光转向越来越受游客喜爱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他承包了村里的220亩梨园,先后投入600多万元打造乡村旅游观光项目。春天,梨园的梨花盛开,洁白如雪,吸引了游客前来踏青赏花。李永珠还在梨园中养鸡、养鸭、养鸵鸟,为农家乐的美味佳肴提供新鲜的食材。人们来到这里,可以享受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李永珠的梨园还解决了村里十几个贫困家庭的就业问题。到了收获季节,村民到梨园帮忙采摘,最忙的时候一天有60多人,每人一天可收入200元。平时梨园管理人员有4人。这种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补贴家用的工作,很受村民们欢迎。
李永珠还投资建起了兰花养殖基地,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引进耐寒春兰这类观赏价值高的兰花品种,并外聘了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提高了收益。
现在,剑川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旅游开发也初具规模,发展越来越快。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村民们与外界的联系也多了起来,做生意容易了,生活也就越来越有了奔头。
(稿件来源:民族画报汉文版12期《新时代 新生活——来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小康故事 专刊》)
王京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