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生活】竹编技艺变成致富技艺(土家族)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比耳镇盛产各类竹子,是远近闻名的竹编之乡。在工匠灵巧舞动的手中,篾条不断地翻腾起伏,神奇般地变成了簸箕、筛子、饭箩、背篓、竹筐……
“我的生活跟竹编是分不开的。”本顺竹艺合作社的创始人姚本顺笑着说。今年68岁的姚本顺从10岁开始学习竹编,到如今已经做了几十年篾匠。“以前家里条件不好,大部分收入都是靠我们一个一个竹编换来的。”姚本顺说。
2010年,姚本顺被认定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传承人。2014年8月,湘西第一家竹编合作社——本顺竹艺合作社成立。本顺竹艺合作社成立以后,姚本顺便马不停蹄地行动起来,争取各方支持,洽谈技术合作,寻找市场销路。
市场对传统工艺的选择比较挑剔,产品的销售除与市场对接外,还要有新的创意和设计,打开市场具有挑战性,这让姚本顺感到力不从心。
2014年,姚本顺召回了在深圳工作的次子姚元飞。受过高等教育,又在一线城市打拼过的姚元飞,敏锐地意识到本顺竹编缺乏有竞争力的创意产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姚元飞四处学艺、寻求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姚元飞与怀化学院张运军老师合作,出版了《武陵竹编艺术与技术》一书,为发展竹编产品提供技术支撑。2016年8月,湘潭大学艺术学院与本顺竹艺合作社合作签约挂牌,为本顺竹艺合作社的创意设计开拓了新思路。他们设计了书签、提包、笔等旅游小商品,又结合保靖黄金茶创新了竹艺茶具,获得市场认可,打开了销路。
目前,本顺竹艺合作社带动留守妇女、残疾人、贫困户、民间老篾匠和竹农种植户在家门口就业创收,每人月平均工资可达3000元。合作社的产品全部为纯手工制作,不仅在国内受欢迎,还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约150万元左右。
以前在广州打工的村民贾晓珍,现在也回到了家乡,在合作社做工。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因为可以一边做工一边在家带小孩,照顾家人。“学习竹编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认真、细心,有了这么好的工作机会,我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贾晓珍说。
(稿件来源:民族画报汉文版12期《新时代 新生活——来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小康故事 专刊》)
王京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