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耀延边 党建引领绘新图
“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对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块革命热土的深情赞颂;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延边革命历史光荣而真实的写照;是红色基因在延边大地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从1928年,中国共产党延边区委在龙井村(今延边州龙井市)《民声报》社成立开始,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延边各族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90多年来,延边的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各族人民的血液里,革命先辈的精神激励后人,延边涌现出一大批像金春燮一样的模范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出的无限干劲让延边大地日新月异。延边州不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让乡村旅游成为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光东村党支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在探索中发展,在创新中奋进,以党建为引领,带领村民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
延边各族人民把红色基因转化成发展的强大动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民族团结奋斗,迈向红色延边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热土,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先辈的战斗足迹。作为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延边曾是抗日战争的东满根据地,解放战争的可靠后方,抗美援朝的前沿阵地。
1928年,经中共满洲省(临)委批准,中国共产党延边区委在龙井村(今延边州龙井市)《民声报》社成立,从此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延边各族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1930年,中国共产党在延边成立中共延边特别支部委员会及中共东满特别行动委员会,领导延边各族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红五月斗争”和“八一吉敦暴动”,掀起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东北解放纪念塔、童长荣烈士陵园、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陈翰章烈士陵园……这一座座耸立在延边州的丰碑,就是延边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光辉写照。
为保护这些珍贵的革命遗址,多年来,延边州加大对革命遗址建设和修缮投入,深入挖掘整理相关史料,实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汪清县复原抗联“指挥部”等50多处抗战遗迹,建立全州第一家“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网上展馆”;延边州300多处烈士纪念设施得到修缮,实现“互联网+烈士纪念设施”管理模式……一个个革命旧址焕然一新,一处处红色景点成为革命传统教育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踏着先烈的足迹,一代又一代延边人将自己的梦想与家乡的建设、祖国的富强紧密相连,用汗水、心血甚至生命,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浇灌出朵朵幸福之花。延边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如今,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延边州大众化、常态化开展。革命旧址遗迹成为红色文化“教室”,文物史料成为红色文化“教材”,英烈模范成为红色文化“教员”。各级党员干部、各族群众纷纷走进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延边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一张靓丽名片,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推进器”。多年来,延边州充分发挥“旅游+红色文化”的发展模式,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延边红色旅游的魅力和影响力。
今日的延边,有说不完的红色故事,道不尽的红色情怀。延边各族儿女“人心凝聚、团结奋进”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6年,109座纪念碑,100多万字的资料和书籍……这一串数字诉说着一名老党员的初心与坚守,他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金春燮。
七一前夕,在汪清县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见到他时,金春燮正默默捡拾散落在纪念碑附近的枯枝落叶,他笑着说,自己是这里的义务保洁员。
汪清有抗日烈士墓地和抗联遗址177处,600多名英勇的抗日将士长眠于此。
2005年,退休后的金春燮担任汪清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一次下乡途中,他来到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的墓前,看到墓被丛生的杂草覆盖,仅有50厘米高的小木牌就是墓碑。他感慨地说:“童长荣从安徽千里迢迢来到东北抗日,牺牲时只有27岁,却连个像样的纪念地都没有。铭记历史、缅怀烈士的光荣传统不能在我们这代断档。”从那时起,金春燮下定决心要为牺牲在汪清的抗日烈士修建墓碑。
为了节省费用,墓碑的设计、施工,金春燮都亲自上阵。2007年,第一座纪念碑建成后,他的脚步再也没有停下来。“纪念碑不是凝固的水泥,它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它凝聚的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伟大追求。”金春燮说。
金春燮带领汪清县关工委克服种种困难,先后修复建设109座抗战英烈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碑,策划建立“汪清县抗日战争纪念馆”“延边抗战巾帼英烈事迹馆”“民族团结教育馆”等6个红色教育馆,他编纂《汪清英烈传》等20多本、100多万字的抗战史料,编印《民族英雄童长荣》等4本抗战画本,完成了《沦陷留痕》《汪清红色记忆》等史料整合,撰写2万多字的碑文……
红色故事感染着人、激励着人,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金春燮红色宣讲队伍中。如今,这支队伍有老中青三代人,既有教师、公务员,也有民营企业家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宣讲团队的各族志愿者共同讲述着红色历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进宣讲稿、镌刻在延边红色大地上。
在中国工农红军吉林汪清童长荣红军小学,金春燮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会讲故事的金爷爷”。金春燮一次次走进学校,为孩子们讲述汪清英烈的事迹。受到金春燮的启发,2010年,学校成立了汪清县第一支“童长荣英雄中队”。2017年,经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吉林汪清童长荣红军小学”。
金春燮说:“汪清的红色历史,是孩子们最好的教科书。”10多年来,金春燮走进42所中小学,讲了近百场爱国主义教育课,策划举办20多次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领悟革命先辈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关工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金春燮坚定地说:“我还要不断从英烈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让红色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光东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光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七一前夕,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说起这份荣誉,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党支部书记玄杰难掩激动。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光东村考察调研。近年来,光东村党支部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在探索中发展,在创新中奋进,以党建为引领,带领村民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
在光东村委会大厅,党建图文展上一张张照片生动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光东村视察时的情景。“总书记的到来给光东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了水冲厕所,生活条件改善了。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也壮大了村干部队伍,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玄杰说。
“吗西达”是光东村返乡创业青年金君创建的有机大米品牌,也是光东村走向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的成功实践。如今,金君又当选为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成为名副其实的“带头人”。
午间,光东村民俗餐厅里歌声悠扬,光东村老年舞蹈队正给就餐的游客表演歌舞节目,一派热闹景象。“一场表演,我们每个人能拿50元收入,就当是农闲的乐子了。”表演结束,舞蹈队队长方顺烈乐呵呵地说。方顺烈对洞箫、长鼓等朝鲜族乐器都很在行,给游客表演让他增加了不少收入。
“2020年,光东村接待游客3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0多万元。”玄杰说。光东村创新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根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了富民强村。
漫步在光东村的小路上,一处处生动靓丽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法治中国、村规民约等内容的文化墙与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融为一体,光东村焕发出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郑英 石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