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报道 > 云南长坡:创新发展为“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 正文

云南长坡:创新发展为“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2022-05-27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君 供稿

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曲靖、昆明考察。在曲靖麒麟区长坡彝族村,李克强总理走进玉米地察看苗情,了解种粮成本和收入……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长坡巨变的时针也随之飞速转动。2018年,长坡村脱贫出列,通过打造复合型农旅文融合产业链,努力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逐渐实现乡村美、群众富、产业强。如今,长坡村已经创建成为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先后荣获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森林乡村”“美丽乡村”等称号。

长坡村村民们的生活如辣椒般红红火火。
念好“山”字经

长坡村山高坡陡、广种薄收,生活在这里的各族村民祖祖辈辈“靠山吃山”“靠天吃饭”。

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到念好“山”字经、走上致富路,长坡村蜕变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村民思想的转变。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长坡村通过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建设、亮化建设、公厕建设、民族民居改造等工程,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提高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

“过去,村里环境差,经常满身黄土。如今,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新房,村里的环境好了,大家的精神面貌也更好了。”长坡村党总支书记朱培学说。

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村民们实现增收致富。

长坡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早洋芋、魔芋、三七、当归等特色种植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建设农产品基地,推行“党总支+公司+企业基地+农户”“扶贫开发公司+扶贫工厂+贫困户”等发展模式,逐步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带动289户村民每年户均稳定增收6000元以上。

用好“特”字诀

发展要长远有竞争力,还要在特色上下功夫。

“高原爨鸡是一种很古老的特色鸡种,羽毛亮丽、头长双重冠,肉质紧实,味道鲜美,适合放养在高海拔山区。”曲靖市健源家禽发展有限公司管理员谷双林介绍说。

为了发展好这一特色产业,长坡村成立了彝爨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协调曲靖市麒麟区长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了300亩高原爨鸡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鸡舍、大棚、脱温室、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出租给曲靖健源家禽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农户、扶贫公司和企业“三捆绑”。

养殖人员介绍高原爨鸡的生长情况。

长坡村充分整合各类资金到村扶贫公司统一监管、统一分配、统一使用,发挥“万企帮万村”作用,将全村爨鸡养殖户集中统一到示范基地,形成规模化、效益化、品牌化,并由健源家禽公司进行统购包销,降低市场风险,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实现公司、企业、农户、村集体共赢发展。

村民董小多是长坡爨鸡养殖户之一,作为首批“吃螃蟹”的人,董小多参与了高原爨鸡的“分养”计划,一次性领养爨鸡种苗100羽,与当地养殖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立了供销关系,统一由健源家禽公司按照120元每只的保底价进行统购包销,增收6000余元。

“现如今,高原爨鸡售价每只两三百元,并远销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成为了长坡的特色品牌。”谷双林说。

打好“文旅”牌

“只销售农产品,这样增收渠道比较单一,通过开办农家乐,发展旅游业,不仅让高原蔬菜、高原爨鸡、彝家羊肉等产品实现家门口销售,还要让村民端上了‘旅游饭’。”朱培学说。

为此,村里成立了长坡农旅文综合服务公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进民营企业推进南湖山度假区、鲜人谷、斗牛场和小海子生态湿地公园等旅游景区建设,吸引游客体验休闲垂钓、森林徒步、骑马等项目。如今,长坡村每年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余万元。

斗牛比赛吸引众多游客参观。

长坡村因地制宜开办农家乐、旅游餐饮店等,提供彝家羊肉、土鸡、高原蔬菜、山间野菜等农家美味,加速旅游业与产业的渗透融合。长坡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斗牛”“火把狂欢”“山歌比赛”等活动,成立长坡“圆梦民族艺术团”,创作了《爨鸡乐》《撸起袖子加油干》《我家长坡》等作品,采用现场与网络直播同步的方式,讲述长坡各族群众携手创造幸福生活的故事。

通过勤劳的双手,村民们奔上了走向现代化的快车道,通过科学的规划,长坡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今,长坡各族群众奋斗的劲头十足,在田间地头,在厂区景区,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一个又一个……

公安民警为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开展民族团结宣传进步教育。

(图片均由民族时报提供)

胡琪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