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韵古都风华,见证发展变迁 ——采访党的二十大中外媒体记者走进北京中轴线
10月12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组织近80名中外媒体记者沿北京中轴线开展参观采访活动。在中轴线沿线,记者们先后走访了永定门御道、前门三里河公园、颜料会馆、钟鼓楼等文化地标,对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老城有机更新、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采访。
中轴线是首都的文化名片,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近年来,北京有序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老城面貌更有韵味,人们生活更加美好,历史文化更加彰显,是千年古都北京城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见证。永定门、前门三里河、钟鼓楼……沿着这条北京城的规划之轴、文化之轴缓步而行,便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灵魂线、生命线。
在绵延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上,永定门与钟鼓楼遥相呼应,分别作为中轴线的南、北端点。永定门御道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现遗存于2004年发掘,西侧路面140余米,东侧路面108米。钟鼓楼是元、明、清京城的报时中心,两楼南北纵置、暮鼓晨钟。现存鼓楼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大型单体古代建筑;钟楼重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砖石结构建筑,通高47.9米,是北京中轴线上最高的单体建筑。永定门与钟鼓楼共同见证了这座古老城市的发展,也静静守护着这道壮美的中轴线。
“四九城里听钟声”体验区。
小桥流水,青砖灰瓦,既有江南水乡的韵味,亦有北京胡同的风情,这里就是前门三里河。三里河形成于1437年,是护城河的泄洪渠,因河道走向而形成的倾斜街巷胡同肌理和院落保留至今,众多清朝时期的地方会馆和戏楼也聚集在此,成为老城区丰富文化积淀的重要地区。东城区在改造三里河的过程中,注重文脉传承,强调老城整体保护,依据历史的河道位置和走向,原汁原味还原了自然水系,将京味文化的厚重与水乡的灵秀有机结合,再现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丽景象。
百年会馆,戏韵风雅。历史上前门东区商贾大户云集、梨园名角荟萃、各地会馆众多。位于青云胡同22号的颜料会馆建于明代,如今经过多次修缮,成为北京现存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晋商会馆之一。2021年10月颜料会馆迎来首场演出,成为东城首个“有戏”的会馆。根据旧址建筑和空间特点,颜料会馆量身定制了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的“会馆有戏”系列演出节目,汇聚了北京演艺集团各院团的优秀中青年力量,以民乐为主,融合京剧、舞蹈、器乐演奏等演出形式,对传统经典进行全新诠释,定期为市民朋友带来惠民演出。如今,到会馆观戏已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时尚风潮。
驻足于永定门御道旁,北望中轴线,领略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雄伟气魄;沿前门三里河漫步,感受“老胡同现代生活”;到颜料会馆观赏“会馆有戏”演出,体验百年会馆焕彩重生;登上钟鼓楼俯览古都,见证历史与现代的奇妙交融。古都文明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不断书写着首都核心区发展新篇章。
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报道
潘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