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仕民新作《剽牛立碑》:边疆多民族社会的历史影像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学诠释
近日,吴仕民的长篇小说《剽牛立碑》出版发行。小说取材于一段真实历史,分为《碑可以立——天意》《碑不能倒——人心》上、下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部队跃马挥刀,挺进西南边陲,清剿国民党留在大陆的特务、土匪,击溃从缅甸入境的国民党将军李弭统辖的“ 云南反共救国军”。解放军指战员进村入寨,争取头人,宣传群众,促团结合作,促发展进步。于是,一个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出现在彩云之南。各族代表剽牛起誓,喝下咒水,歃血饮盟,竖起了民族团结誓词碑,又以忠诚和热血守护了这座丰碑。这座记录历史、铭刻信念、凝聚真情的石碑,可谓是千年一碑,至今依然高高地耸立在普洱大地。
吴仕民在书中提到,碑的直系先祖是竖石,它一出现便非同凡响,《仪礼·聘礼》有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可见,竖石是古代宫中必有之物,承担着重要的使命,用来辨识太阳的位置,确定时间的早晚。有了文字以后,这种竖石的用途与名称不断演进。秦代称作刻石,汉代称作碑,成为了特殊的书写载体。书写的文字与石碑融为一体,则成为了具有丰赡内涵的精神和文化载体。几乎所有的碑都和生命联系着,因为无论是标记时间,还是载录事件,或是悼念亡灵,无一不是在诠释生命的过程和意义。石碑的功用和特质,得到了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认同和珍爱,因而成为了中华民族一个极富特点的文化现象、精神寄寓和物质存在。
民族团结誓词碑位于云南省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城西北侧的普洱民族团结园内,是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它象征着新中国成立后,边疆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开始。它主题鲜明,所折射的民族团结精神不仅是云南边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也是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缩影。
潘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