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谱写民族地区基层社区治理新篇章
“社区很重要,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区去完成。”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考察调研时强调,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区的关心,对民生的关切,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果,持续夯实国家治理的根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本期通过云南省城北社区、内蒙古自治区山丹社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华社区的基层治理实践,共同谱写各族群众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动力的基层社区治理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勐焕街道城北社区紧紧围绕“党群共建促服务提升”主题,通过“党建引领、资源共享”的方式,积极建设亲民、便民、开放、共享的党群服务阵地,着力打造城市党建“+”品牌。
群策群力让理念“+分”。城北社区全面整合社区便民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项目,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建设;街道党工委牵头召开民情恳谈会,组织社区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围绕“党群服务中心需要什么功能、居民群众需要什么服务”进行研究探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结合党员群众需求开展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社区办公区、便民服务区、休闲活动区3大功能模块,建立起“3+X”综合服务阵地体系,初步形成社区“15分钟服务圈”。
暖心服务让生活“+温”。城北社区采取“多时段开放、全方位服务”,实行“一窗式”全岗通办理业务,为居民提供“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的优质服务;设置家政服务驿站,探索将第三方引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辖区内维修家电等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资源,孵化“社区家政服务联盟”,为辖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为居民提供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等项目,把健康管理服务搬到了群众“家门口”。
资源融合让活动“+彩”。城北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工作机制,积极对接辖区内社会组织,结合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引入舞蹈培训、美术培训等相关专业运营团队,与社区共同管理党群服务中心;推行项目化运维管理模式,社区党组织牵头每月制定活动主题、开列活动清单,统筹开展绘画、舞蹈培训等服务项目;建立“社区大党委+志愿服务队”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派驻党建指导员等方式,推动社区党建、机关党建、“两新”组织党建等各领域党建融合发展。
城北社区还依托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组织辖区党员和驻区单位党员定期开展爱心帮扶、邻里互助、环境整治等活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吸引力,让广大党员群众走进来、留下来、聚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延伸拓展党建工作触角,以网格化治理为抓手,实现社区管理精细化、社区服务精准化、社区治理现代化。如今,党旗在社区飘起来了,基层组织建设在社区活起来了,群众的幸福感提升了。
在巴林右旗赛罕街道山丹社区,探索建立多方联动的“党建+物业”体系,将“红色物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新模式,全力激活“红色细胞”,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山丹社区还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外卖小哥”为主体,成立先“蜂”骑手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化身为社区治理前线的“流动哨兵”,利用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的工作便利融入到基层治理和服务中,为基层治理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山丹社区党总支书记孙彦伟表示:“想要做好社区工作,就必须要心怀爱民之情,恪守爱民职责,多倾听群众心声,多解决群众困难,多关注群众生活,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居民幸福了、满意了,社区这个大家庭才会平安、文明、和谐。”
在达尔罕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全部下沉到网格兼任网格长,另配备社区专职网格员30名、兼职网格员112名,组建志愿服务队19个。街道以微信建群,实现线上同治,以“互联网+网格化”模式为主,依托“三级微信工作群”建立起末端“微网格”,及时倾听居民诉求,准确把握居民思想动向,第一时间回应居民呼声,让小小的“网格微信群”成为国家政策的“宣传员”、化解邻里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员”,真正打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互联网+网格化”的服务模式,达尔罕街道既提高了各个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工作效率,又畅通了与居民间的沟通渠道,切实提升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文华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住有来自平桂区所辖9个乡镇(街道)118个行政村(社区)的各族群众。该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文化相融,共享繁华”的社区内涵,呈现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目前,社区内居住有4075户21662人,有汉、苗、彝、壮、侗、瑶等11个民族。
文华社区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社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充分发挥红色书吧、党员先锋站、红色电影院等功能室作用,开展“社区讲堂”“党员讲红色故事”等理论讲习活动,不断铸牢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民族教育建设,建成九年制民族学校和文华学校民族班,开设“瑶绣”“长鼓舞”等民族特色教学课程;联合自治区共青团、贺州学院,在“广西青空间”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社区各族少年儿童积极向共青团组织、向党靠拢。
建在新城区工业圈交集点上的文华社区,充分发挥“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作用。其中,社区附近的碳酸钙产业园和黄金珠宝产业园有规模以上企业123家,可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考虑到群众中的弱劳力、半劳力等因素,企业为这些居民开通临时就业“直通车”,开发治安巡逻、护学、巡河等一批公益性岗位,安排搬迁困难人员就业,实现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全部能务工。
社区居民谢泽函2019年从平桂区公会镇莲胜村搬迁到文华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政策的众多受益者之一。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如今与妻子经营着一家电信营业网点和一家化肥饲料店,夫妻俩通过艰苦奋斗,过上了幸福稳定的生活。走进谢泽函家中,门口贴有一副“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的对联,家里收拾得干净整齐,密码锁、液晶电视、空气炸锅、抽油烟机等家具和电器一应俱全。谢泽函说:“现在的美好生活,以前连想都不敢想。”文华社区健全的设施和暖心的服务,拉近了社区各族群众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民族团结氛围,成为贺州市共创共建共享的优秀社区。
如今,面对居民群众更加多样化的需求,民族地区城市社区积极出台举措,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让服务更高效;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让服务更贴心;用好科技赋能,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特别是在应对疫情的斗争中,无论是应急状态防控还是常态化防控,社区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和提高为民办事服务效率中,各地社区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区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高莹 编辑 卢旭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