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称其为“天赐我家”,耶律楚材对多民族融合做出何等贡献?
耶律楚材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历史人物。他出身契丹皇室,受汉文化教育,出仕金朝、蒙古,被誉为元朝政治的设计师。在中国13世纪多民族交融的时代,他通过儒家治国理论,阴阳、易占、历法、技艺等知识,佛教善恶说等,改造中原民族、蒙古、契丹、女真等民族的政治文化生活,推动了中国北方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建,为此后元朝大一统,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统治经验,推动了辽宋金元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进程。他的个体生命史,在某种程度上是多民族交融时代的一个缩影。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他是契丹人,契丹族为中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源自东胡,西汉时东胡被匈奴打败,其中一支定居鲜卑山,以此为号,形成鲜卑民族。三到四世纪,鲜卑有东西两部,其中东部鲜卑有宇文、段、慕容等部,与契丹祖先一起游牧,西晋初年慕容部击败宇文部,契丹从东部鲜卑联盟中分化出来,游牧于湟水流域。隋唐时期契丹得到发展,但在武则天时期被唐朝击败,依附于西北回鹘汗国。契丹在首领耶律阿保机时期崛起,建立政权,耶律阿保机是耶律楚材的直系祖先。
阿保机长子耶律倍是耶律楚材的八世祖。耶律倍多才多艺,精通汉文典籍和儒家传统文化。阿保机攻下渤海故地,将其地封给耶律倍,建立东丹国,耶律倍为东丹王。阿保机死,其弟耶律德光继位,耶律倍受到迫害,被迫投奔后唐。耶律倍受到后唐礼遇,对于他本人及其后人了解接受汉文化提供了较好的环境,耶律倍后在后唐被杀,耶律倍子孙回到契丹,其长子在辽太宗以后继承皇位,是为辽世宗,其家族崇信佛教和重视儒家文化教育的传统保留下来。
耶律楚材之父耶律履(1131—1191),字履道,精通佛教和诸子百家之学,尤著于《易经》,并钻研阴阳方技、历象推步之术,还精通契丹文字。他任职于金朝翰林院、礼部等,在担任蓟州刺史期间政绩显著,金章宗继位,累迁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尚书省右丞等职,明昌二年去世。
耶律楚材出生时,其父耶律履已经六十岁,他次年就去世,耶律楚材在其生母杨氏养育下长大。耶律楚材的父亲曾经说过:“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父亲用《春秋左氏传》中的“虽楚有才,晋实用之”的典故,给儿子起名为“楚材”。杨氏多才多艺,曾“教授禁中”,就是说到金朝的宫廷教育宫中的女性。杨氏对于耶律楚材的教育也特别重视,在良好的教育下,耶律楚材十七岁的时候,已经“书无所不读,为文有作者气。”他后来除了契丹大、小字以外,又精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为他以后的政治和学术生涯坚定了雄厚的基础。耶律楚材虽是生长在契丹家庭,他的启蒙老师——其母杨氏是金朝名士汉族杨昙之女,耶律楚材从幼年到青年时期受到了系统的契丹文字和汉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反映了金朝晚期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较高水平。
耶律楚材作为金朝官宦子弟,首先担任的是金朝尚书省吏员,后升任金朝开州同知。开州属于金朝的大名府路(河南濮阳),耶律楚材具体任职情况,史料记载不多,此时正是蒙金战争时期,成吉思汗1211年越过金界壕在野狐岭消灭金军的主力,1214年金朝皇室南迁,开州也于1213年陷于蒙古,耶律楚材在开州陷落之前来到燕京,被当时金朝燕京行尚书省长官任命为行省左右司员外郎。1215年中都陷落,留在中都的耶律楚材投降了大蒙古国政权,得到举荐,被征召到成吉思汗的大营。
1218年7月,耶律楚材来到成吉思汗的大营,成吉思汗信奉的萨满教属于多神教,重视占卜,而耶律楚材拥有丰富的易占、天文历法知识,赢得了成吉思汗尊重和信任。耶律楚材身材高大,满面胡须,成吉思汗称呼他为吾图撒合里,意为“长髯人”。1219年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大军西行,一直攻下撒马尔罕(西辽称河中府),然后南下。从史料来看,耶律楚材留守在撒马尔罕,并没有继续随蒙古军南下。他描述撒马尔罕一带的景色,其中有:“素袖佳人学汉舞,碧髯官妓拨胡琴。”反映了他对民族交融的宽容态度。蒙古西征期间,中原全真道教首领丘处机到达撒马尔罕觐见成吉思汗,耶律楚材与他进行诗文唱和,交游甚欢。1226年蒙古东还,攻下西夏灵州,在灵州战场,很多将领抢夺金银财宝,耶律楚材则挑选了书籍和很多中药大黄。后来军中发生疾病,只有大黄可以治愈,耶律楚材救活了几万人。
蒙古实行幼子“守产”制度,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继承的遗产最多,势力最强,给窝阔台继位制造了困难。耶律楚材支持窝阔台的态度非常坚定,在窝阔台继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制定了继位的礼仪制度。他说服窝阔台的哥哥察合台带头参拜新大汗,给皇族臣僚起到表率作用,察合台夸奖耶律楚材是真正的社稷之臣。蒙古近臣别迭主张把北方汉人的耕地全部变成牧场,这种观点代表了部分蒙古贵族的看法,其实既不利于蒙古的发展,更不利于北方各民族和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耶律楚材反对这种做法,向窝阔台建议说,在中原地区均定地税、商税、盐酒铁冶等税,一年可以获得银五十万两、布帛八万匹、米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军用。窝阔台支持他的建议,于是耶律楚材在金朝故地设立十路课税所,建立起蒙古在中国北方的赋税制度。
1231年秋天,十路课税所将税收的账簿及金帛交到窝阔台的大帐,窝阔台大为惊喜,解决了窝阔台南下灭金的军粮供应问题。窝阔台任命他为中书令,宣布中原任何事情,不论大小,都先要请耶律楚材决策。1236年,蒙古灭金的二年后,蒙古诸王大会,窝阔台当面持酒杯给耶律楚材赐酒,他对诸王说:“我推诚任用耶律楚材,是先帝的遗命,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业绩。”
耶律楚材全面的知识和处理国家政治经济事务的超强能力,在窝阔台的信任和支持之下,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窝阔台时期,蒙古面临着攻灭金朝和统一中国北方的历史使命,窝阔台和蒙古贵族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窝阔台多方面听从耶律楚材的建议,为他在北方施展政治抱负创造了条件。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拖雷监国,耶律楚材以大蒙古国派驻官员的身份与蒙古使臣一起进驻燕京,当时全真道教利用成吉思汗的“优待”圣旨,侵占佛教的庙产,破坏了长期以来佛道之间的关系秩序,引起耶律楚材的担心和不满,他对全真道教进行了批评。不久,耶律楚材杀掉蒙古留守燕京的亲属和世家子弟16人,稳定了燕京的社会秩序。他还在金朝枢密院旧址建立孔子庙,恢复了燕京每年春秋祭祀孔子的制度。
1233年,蒙古大军攻破汴京,金朝基本灭亡,当时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给耶律楚材写信,请求他保护中原儒士,元好问还给耶律楚材开列了一份54人的名单,要求他重点保护。这封信对耶律楚材震动很大。汴京陷落以后,耶律楚材派人入城,寻找孔子后裔,找到孔子51世孙孔元楷,促成孔元楷袭封衍圣公,又接受金朝太常礼乐生,用于国家祭祀。耶律楚材还设立燕京编修所和平阳经籍所,招金朝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入驻。为了使保护儒士成为制度,1237年耶律楚材得到窝阔台同意,实行“戊戌选试”,通过派官员到各地考试的办法选取儒士,中选者4030人,这些儒士安置在各地政府参加议事。
蒙古灭金朝以后,窝阔台仿效蒙古的传统,对金朝故地进行分封,耶律楚材表示反对,他认为裂土分民,不利于国家统一。耶律楚材建议禁止受封诸王功臣擅自征税,国家统一征税以后,按一定比例分给他们。耶律楚材的建议得到窝阔台批准,于是耶律楚材负责制定统一的赋税制度:每二户出丝一斤以给国家,五户出丝一斤以给诸王功臣。地税上田每亩3升,中田2.5升,下田2升,水田每亩五升,商税三十分而一,盐价银一两四十斤。蒙古在中原的赋税制度建立起来,此后元朝征收数量出现变化,基本制度保留下来。
蒙、金战争期间,中国北方割据势力投降蒙古,成为世侯,蒙古对他们实行委任统治,在世侯满足纳质、出军和缴纳赋税的前提下,允许世侯在自己统治的范围内掌管军政和民政。1231年耶律楚材向窝阔台提议加强中央权威,削弱世侯权力。州郡长官负责民政,驻军负责军政,赋税归国家掌管。这项提议得到窝阔台同意,不过废除世侯的条件并不成熟,直到忽必烈继位以后,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
蒙、金战争期间,蒙古军有屠杀抵抗者的政策,金朝汴京陷落以后,主将速不台请求屠城,耶律楚材极力反对,他最后说服窝阔台,当时避兵汴京的47万百姓得以存活。
这一时期中国民间盛行“斡脱钱”,实质是一种西域商人发行的高利贷,利息达到本钱的数倍。地方官员和一些百姓成为受害者,耶律楚材上奏窝阔台禁止这种行为。
蒙、金战争之际,中国北方政治、经济秩序遭到破坏,地方割据势力盛行,人口损失严重,儒士死于战乱或被俘为奴隶,传统文化发展遇到极大的困难。这种背景下,耶律楚材通过赢得蒙古大汗的信任,进行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建,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存续和北方各民族交融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以后元朝大一统的中国提供了经验。
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任事近三十年,多有襄助之功。成吉思汗曾如此夸奖:此人是天赐我家,以后军国庶政,都可以委托于他。窝阔台死后,皇后脱列哥那称制时,因屡弹劾皇后宠信之奥都剌合蛮,渐被排挤。1244年6月20日,耶律楚材悲愤而死,享年五十五岁。消息传出,倾国悲哀,许多人都痛哭,如同失去自己的亲人。汉族的士大夫更是流着眼泪凭吊这位功勋卓著的契丹族政治家。大蒙古国数日内不闻乐声。
耶律楚材是中国十三世纪政治家,他的特殊性表现在:
首先,他是契丹族,出身契丹皇室,他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他又是传统儒家文化的传习和弘扬者,以佛治心,以儒治国,这两种因素在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多有体现。
其次,他生活在汉族、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并立的时代,在各民族相互涵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之下,作为契丹人,他却能够通过汉族精英中间流行的佛教禅宗的善恶说,儒家阴阳、易占、历法、技艺等知识以及儒家治国理论,改造中原民族、蒙古、契丹、女真等民族的政治文化生活。他的一生对于当时中国北方民族之间的涵化交融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辽宋金元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进程。
再者,他先后任职于女真族政权统治的金朝和蒙古族建立的大蒙古国,他用中国传统儒家的思想和治国方式,推动了中国北方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建,为此后元朝大一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制度的初步建构和统治经验。
耶律楚材生活在一个中国多民族交融涵化的时代,他的一生反映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必然性。
申万里,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韩国高丽大学客座教授,首尔大学客座教授。主持4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出版学术专著、论文集5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潘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