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中华 > 宋词: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上) >> 正文

宋词: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上)

2022-12-28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放眼世界,11—13世纪,西方欧洲各国还处于野蛮黑暗的中世纪,而东方中国,继唐代之后,又迈向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高峰。洋洋大观的宋词,以多元的视角、丰富的内容、深沉的思想、广泛的传播,标志着当时人类文明和艺术水准所能达到的高度,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也在世界文学史上绽放出别样的光芒。

1000多年来,宋词,理所当然地成为生动而鲜明的中华文化符号,绘就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最美底色。

▲“宋词之州”2022中国词学高峰论坛。(中新社发 闵峰 摄)

崇高的精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42年秋,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卓越的军事家范仲淹在庆州(今甘肃庆城县)写下这首《渔家傲·秋思》,表达了对边疆永久和平安宁、戍边将士都能回乡过上安逸祥和生活的深切愿望以及为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

▲位于浙江杭州建德梅城的范仲淹祠。(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40年初,范仲淹被朝廷派到西北镇守边关,任陕西路军事副总指挥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很快就稳定住前线的局势,半年后调任庆州知州并负责环庆路的军事防务。期间,他力主改善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开展互市贸易,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往来与交流,使得所负责的防区逐步安定。第二年,范仲淹五次推辞宋仁宗让他回京城任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 )的调令,希望继续留在西北,待全面完成部署、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后再回朝廷效力。

▲范仲淹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在《渔家傲·秋思》中得到充分体现。1046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而其精神的形成却是在这之前的延州、庆州等地。

不止范仲淹,南宋词人辛弃疾更是具有“事有可为,杀身不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的爱国情怀和自我牺牲精神。作为宋词巅峰代表和所存词作最多的词人,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现存词600余首。其词抒写满腔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吟咏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他的《满江红》是送友人从军而作。送别时辛弃疾勉励友人“马革裹尸当自誓”,用的是汉代马援的典故。这既是激励友人,也是自勉,体现了辛弃疾勇于牺牲的英雄本色!

超凡的智慧

或许鲜为人知,宋词不仅展现出崇高的精神、光辉的人格,也富有洞悉宇宙人生的超凡智慧。比如,早在16世纪中叶欧洲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300多年前,辛弃疾就感悟到月亮是绕着地球转动的,并在《木兰花慢》中用形象化语言描述了他对这一天象的想象: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稼轩长短句 南宋辛弃疾著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那是1197年的中秋,辛弃疾跟朋友痛饮达旦,拂晓时分有客人说,前代诗词有写“待月”而没有写“送月”的。辛弃疾创作一向勇于创新,于是便用屈原的《天问》体写下这首既充满宇宙想象又富有人间情怀的旷古奇作。

今晚的月亮去哪了?词人连发八问,看似散漫,实则都是围绕送月、落月来构思落笔。开篇写月亮西沉,结句写月亮变小如钩,首尾呼应。难怪,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辛弃疾“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怕长鲸触破月中玉殿琼楼,又表现出词人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深沉关爱和心系万物的博大胸怀。

辛弃疾还具有超前的生态文明意识。他的《鹊桥仙·赠鹭鸶》说: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家门口的小溪里,白鹭天天飞来找食吃,弄得小鱼小虾都快绝迹了,乡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于是,辛弃疾深情地对溪边白鹭说了上述那些话,期盼鱼虾跟白鹭、白鹭和我“欣然一处”!他又为白鹭支招,说远处的白沙浦、青泥渚,鱼虾泥鳅多的是,任你去吃饱了再回来。

词人与白鹭对话,语气平等亲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考虑周到、两全其美。既告诉白鹭不要把溪里的小鱼虾吃光,要休渔放养,还告诉它另谋求生之法;不光是禁,还有导,既保护水溪的生态平衡,又给白鹭指明新的出路。八百年前的大英雄辛弃疾的生态理念、环保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而作为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定者,词人苏轼当之无愧属于智者,对世事人生有着深刻的洞悉。其名作《定风波》,更表现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世间万物的透彻感悟。

▲舞剧《东坡》概念海报。(中新社发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供图)

沙湖,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城东的道仁湖。暮春时节,苏轼一行在湖边遇阵雨,同行者仓皇失措,而他则从容淡定,不觉得有什么可担忧的。“同行”与“余”,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因为苏轼已经看透人生和自然,阴晴雨雪是正常的,有雨必有晴,这都是一个过程,周而复始。人应该顺应自然,坦然面对自然的变化。其《定风波》写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树林里遇到阵雨,同行者纷纷跑去躲雨,而苏轼则沉醉于欣赏雨穿林叶之态、雨打树叶之声。遇场雨慌什么、怕什么?再大的雨也会停止,不妨潇潇洒洒、从从容容地雨中行。所谓“吟啸”,是暗用谢安泛海遇巨浪的故事。苏轼用这个典故,意思是说,人家谢安连狂风大浪都无所畏惧,咱们遇到一场小雨有什么好怕的?雨中正好体验人生,不妨潇洒走一回!

“一蓑烟雨任平生”,象征着对人生的风雨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遇挫折磨难、经风历雨,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心理准备。苏轼以此宣示,他有了心灵的“蓑衣”,随时准备迎接人生的风雨。任凭风吹雨打,我自从容淡定,不乱于心,不乱于行。因为苏轼已然领悟到,挫折坎坷是人生必经之路。有了这种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逆境,便能从容应对,不惧怕,也不放弃。

苏轼从湖州(今属浙江)知州贬谪到黄州,社会地位落差很大,原来拥有的官职俸禄等等都没有了,至少是降低了很多。苏轼最初也很痛苦,但转念一想,“譬如当初”我是黄州一个没有及第的秀才,人家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不也过得自在安逸,难道我就过不下去吗?这样想,心里就会坦然,不再有那么多的失落了。这就叫“譬如当初”,是苏轼发明的自我安慰的方法。后来贬到海南岛,他又如此自我开解。把遇到的挫折磨难,当成磨炼意志品德的绝好机会,不仅不会感到痛苦,而且会觉得心里敞亮。这就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带给我们的启示。

▲“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展”11月29日在位于成都的四川博物院开展。(中新社发  四川博物院 供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对人生有着透彻的感悟。不仅是失意不惧,得意也一样泰然处之。所以,“无风雨”可贵,“也无晴”更是一种境界,而且尤为可贵。“宠辱皆忘”,才算真正步入人生的化境,才是真正的达观者。飘逸超然的《定风波》词章,何尝不是苏轼卓绝脱俗的人生态度和智慧的真实写照。

(作者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本文刊发在《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3期。)

卢旭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