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声|学思践悟新思想 青春奋进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正扬帆再起航,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系统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和最新成果,对我们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作为一名民族工作者,必须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2022年的9月,长白山下,海兰江畔,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七十周年庆祝活动隆重举行。70多年来,延边实现了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振兴,从偏远封闭走向开放前沿,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彰显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我从小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与各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沐浴着党的光辉一路成长,民族团结的基因也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里。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雪域高原到塞外草原,从天山南北到西南边陲,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在内蒙古我亲身见证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毫无障碍地沟通;在广西,我采访过由五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互相尊重彼此的民族习惯,其乐融融,幸福美满。每逢佳节,各族干部群众共唱一支歌,共跳一支舞,欢庆各民族节日。遇到难题,各族兄弟姐妹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聚焦民族记忆,图说多彩中华。《民族画报》每一个光影瞬间都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永恒记忆,每一个奋斗故事都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真实写照。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与升华,都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2022年10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冰岛文版正式首发。担任著作主要翻译的拉格纳尔·鲍德松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方略十分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中汲取精髓。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场合曾多次引用“礼之用,和为贵”这句中国古语,意在告诉世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道中华之美,美中华之道。《道中华》是国家民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厚植文化自信的历史根脉创新建设的民族外宣品牌。在我社《道中华》《寻美中华》栏目的稿件采编过程中,我们以新编辑思路突出围绕“融”的要求和增进共同性推进民族外宣工作,通过一个节日、一套服饰、一件文物等小切口,充分依托《民族画报》丰富的图片资源优势,通过视觉冲击力和品质感较强的图片和简练优美的文字,展示中华大地的壮美辽阔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广大受众带来轻松可读的文化熏陶和精神补给,立体展示中华之美。
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积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当今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国家民委的青年,应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厚植文化自信、凝聚前行力量。
2023年3月28日,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在北京西单的蒙藏学校旧址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少数民族文字版展柜前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蒙藏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阵地。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荣耀先、乌兰夫、多松年等一大批优秀的蒙古族青年接受思想启蒙、投身革命斗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大潮波澜壮阔。从大量照片、档案、实物等展品中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的过程。沿着先辈的足迹,在时代洪流中唯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才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时代号角催人奋进,历史使命责无旁贷。青年当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让我们学思践悟新思想,奋力书写靓丽的青春答卷。
卢旭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