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没有哪一寸土地不能创造出奇迹……
劳动是人类最伟大且具有创意的活动,无数的奇迹印证着劳动的伟大。在不同的地域、时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是无穷的,人们在劳动中摸索、总结着自然的规律,积累着劳动的智慧,并且不断地传承。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道中华”带你穿越时空,看看那些在当下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古老劳动智慧。
西南地区
梯田,古老的用地蓄水智慧
在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定里,陡坡地因为在开垦种植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受到严格限制。于是,梯田作为把坡地变成平地的土地利用手段之一,就成为人类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摸索出的重要农耕经验。
▲广西龙胜的龙脊梯田像极了现代派的抽象画,梯田蜿蜒的曲线行云流水般地层迭着,从山脚一直绕到山顶。大自然的鬼斧劈出了山,人力又用血汗在山上开出了梯田,岁月流转,方始完成这幅傲立于天地间的巨画。(潘志祥 摄)
在中国,梯田的分布很广泛。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劳动力数量、土地利用方式与耕作习惯等各不相同,修筑的梯田形式也各异,主要分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反坡梯田和隔坡梯田四种。
▲四种类型梯田示意图。
水平梯田,即田面水平、田埂平整的梯田,采用半挖半填方式修成,田面比较平整,蓄水、保土能力较大,因此能够控制水土流失,便于灌溉和精耕细作,适合种植水稻、大田作物、果树等。
▲山作田梯接云天——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坡式梯田,也叫过渡梯田,是田面纵向、有一定坡度的梯田,一般顺坡向每隔一定间距后沿等高线方向修筑。坡式梯田只能种植旱作作物或果树,而且必须采用等高耕作法进行耕种。
反坡梯田,即田面与山坡方向相反的梯田,一般外高内低,向内侧微微倾斜,坡度很小。这种梯田具有较强的蓄水、保水和保肥能力,但需要的劳动力多,适合栽植旱作作物与果树。
隔坡梯田,即上下相邻两个水平梯田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原山坡地,这个坡地可以作为下一级水平梯田的集水区。可以在水平梯田上种作物,坡地上种草,能防蚀、集水、割草沤肥、饲养牲畜等。
不同类型的梯田各有千秋,凝聚着中华各民族的智慧。良好的梯田农业,不仅解决了可耕地面积少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水土流失的问题。
南部低洼地区
圩田,循环共生的生态智慧
所谓圩[wéi]田,是指在临近江河湖海的地势低洼地区,人工筑堤挡水形成的农田,在我国特别是南方分布广泛。在不同的地方,圩田有着众多的“别名”,如垸田、坝田、湖田、桑基鱼塘等,但其共同的特征是不变的:低洼处筑堤,内以围田,外以围水,解决了低地开发、水旱调蓄等问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千亩桑基鱼塘,碧湖交错,阡陌纵横,让人心旷神怡。(邱新生 摄)
一些经典的圩田体系曾光耀古今,如源于春秋时期的太湖塘浦圩田。明代李诩《戒庵漫笔》曾记载,太湖圩区的农业种植收入是普通农田的3倍,而圩田的副业收入又是农田种植收入的3倍,是“苏湖熟、天下足”的重要助力。
在珠三角,河网密布,咸潮顶托,洪涝频繁。人们便将低洼地挖深成塘,将挖出的泥土堆成塘基。以“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形成良性循环。
浙江湖州是我国池塘养鱼、种桑养蚕等农业生产的起源地之一,并在长期的水土开发利用中形成了大规模的“溇港圩田”系统。目前,湖州仍保留着这一历史最悠久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在桑基鱼塘的兴盛时期,虽人均耕地很少,当地人的生活却颇为富足。从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中,我们可一窥圩田的功绩和富足:“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
▲从湖州市吴兴区西南的天目山余脉向东北方的太湖极目远眺,低山丘陵点缀,河网湖塘交织。从2200多年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在此筑城时起,这片沃土上的先民便创造了以“溇港圩田”“桑基鱼塘”为代表的辉煌农业生态文明。
▲浙江绍兴诸暨市白塔湖湿地,从农耕式河网湖泊湿地修复、改造而来,湖中有田、田中有湖,吸纳、存储、下渗、净化雨水,仿佛一片天然的绿色海绵。(郭斌 摄)
西北干旱区
坎儿井,古老的引水留水智慧
为什么在一片片沙漠中会奇迹般长出绿油油的瓜果蔬菜和庄稼?这一切都与坎儿井的滋润有关。
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如何引来水、留住水,是对吐鲁番居民极大的考验。天山降水是吐鲁番水资源唯一的补给来源,居民饮用的坎儿井水,主要来自天山雪水。
▲在吐鲁番的戈壁滩上,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圆土包像串成的“珍珠”,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土包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土堆是掘井挖出的土。
吐鲁番盆地土质为砂砾石和粘土胶结,质地较坚实,开挖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坎儿井水利系统包含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竖井是开挖暗渠时供定位、进入、出土和通风之用,并为整个工程完成后检查维修之用。通常一条坎儿井有几个到几百个竖井,最浅的为1米,最深的可达120米。
暗渠,也称集水廊道或输水廊道,是坎儿井的主要组成部分。坎儿井的暗渠分为集水段和输水段两个部分,集水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主要起到汇集水流的作用,输水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主要起到输水的作用。
明渠跟一般水渠大致相似,坡度比较小,流速也比较慢,是方便人们日常取水的小渠。
▲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中的坎儿井结构示意模型。
在修建坎儿井时要保证暗渠与竖井的连通,同时要确保相对固定的坡度和开挖方向,难度可想而知。
挖坎儿井之前,一般先请有经验的人到上游考察地下水的埋藏地点和埋藏深度,还要考察地层的走向,从而确定坎儿井集水一端的大致位置,以及坎儿井的走向和走势。
在坎儿井修建的年代,指南针还未被发明出来,为尽量减少弯曲、确定方向,人们创造了木棍定向法和油灯定向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正因为坎儿井设计巧妙,构思精良,自流取水,不消耗动力,流量稳定,不受季节影响,埋藏于地下,防止水量蒸发等优势,被称为是与万里长城、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在新疆的坎儿井中,时间最久远的坎儿井是吐尔坎儿孜,位于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于1520年建成,至今已502年了;最长的坎儿井是红土坎儿孜,位于鄯善县,全长25公里。
▲1963年,新疆吐鲁番群众在整修坎儿井渠道。(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新疆吐鲁番,当地农民正沿着地下渠道检查水流情况,以保证农田生产用水。(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镇附近的戈壁滩,花园村掏捞队的队员打开坎儿井竖井盖板,准备清理淤泥。(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北部草原
转场,草原上的史诗
蒙古族有一个故事。小孩问妈妈:“妈妈,我们为什么搬家?”妈妈说:“大地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定在一处母亲就会痛,经常搬家就像给母亲捶背,母亲就会健康。”
这个朴素的故事就是游牧的最基本的道理,人和牲畜要运动,动起来,草场既能得到恢复,也能得到均衡的营养。
所谓的“搬家”,在牧民口中有一个新的称呼,叫作“转场”。顾名思义,就是牲畜在各个草场之间来回迁徙转移。
在牧区,每户牧民都有属于自己的草场,根据家里人数和区域不同,小的有几十亩,大的有上千亩,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如果牧民不转场,所有的牲畜集中在一个草场放牧,那草场就会退化,牛羊也无法生存。
所以几千年来,牧民延续着一种传统的转场方式:春天把牛羊赶到春秋牧场,夏天赶到夏牧场,秋天再转回春秋牧场,冬天转到冬牧场。这样一来,每片草场都有休养生息的时间,自然和生态也能得到有效恢复。
牧民转场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不但要面对恶劣的环境和天气,风餐露宿,还要面对物资的极度短缺与匮乏,忍受饥饿和水荒。
在旁观者眼中,转场不过是一种略显原始的生活方式,但对自然,却是一种最有效、最宝贵的保护。这是几千年来,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为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平衡,形成的古老智慧与文明,是人类致以大自然最深的敬意,被称为“草原上的史诗”。
▲新疆和静县额勒再特乌鲁乡古尔温图鲁根村蒙古族牧民斯青巴图一家在转场途中,搭建毡房临时住宿。(盖尼满 摄)
东南海岸带
捕鱼 与海共生的智慧
有俗语道:“世间三样苦,讨海、打铁、磨豆腐。”讨海占了首位。所谓的讨海,是指渔民从海上讨生活,一个讨字,足见其中的不易。
正如农具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样,海滨之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发明了充满智慧的渔具。那些专门用在浅海滩涂上捕捉海产的渔具,小巧、灵活、别具特色,可以把它们统称为海岸带渔具。从古到今,海岸带渔具不断改进演化,有许多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上海金山嘴渔村的杨火根老人,为了铭记曾经的渔民生活,让更多人了解渔业、渔具,绘制了许多图画,还有一幅长达30米的《海渔图》长卷,俨然一部图像版的史志。(彭辉 摄)
渔业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先民傍水而居,在江河湖海之畔捕鱼而食。
在渔网出现之前,先民的捕鱼方式还处于原始阶段,可以用“一击、二突、三搔、四挟”来概括。“击”,指用树枝、石块等工具将鱼类击伤或击毙。“突”,是用尖锐的树杈刺杀鱼,这种工具可视为鱼叉的雏形。至于“搔”和“挟”,则是捕捉栖息于泥沙之中的贝类的动作。
后来,先民学会了用植物纤维编织渔网,从此渔业捕捞跃入了新纪元。从各地古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泥网坠、骨质鱼叉、鱼钩等物,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渔业情况。各式各样的网坠,说明与之相配套的渔网的多样性。
先民的智慧不止于此。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具有“倒梢”的竹编鱼笱,其入口处有一个漏斗式的竹篾,迎着水流的方向安置鱼笱,鱼虾可以顺着竹篾进入,却出不来。这种精巧的渔具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广泛使用了。
渔具的细化出现在西周,表现在渔具的种类和名目日渐繁多。《诗经》中提到的渔具名目有网、钓、罛、罭、汕、笱、罶、罩、潜、梁等十余种,这些距今两三千年的渔具名称,几乎一直延续到现在。
到了汉代,得益于休养生息的政策,以及水体环境的优越,渔业勃兴,渔具也有了各类变体。大致有徒手捕鱼、网捕鱼、钓鱼、罩捕鱼、鱼鹰捕鱼、水獭捕鱼等多种方法。
东晋时出现了“沪”,这是一种定置渔具。那时黄浦江尚未形成,苏州河直通东海,沿岸居民在海滩上置竹,用绳子编在一起,根部插进泥滩中,浩荡的竹墙向吴淞江两岸张开两翼,迎接着随潮而至的鱼虾。后来,“沪”成为上海的简称,在地名中保留下来。
到明代时,渔具的样式日渐繁多,明《渔书》中列举的渔网名目有千秋网、枦网、桁网、牵风网、散劫网、泊网等,杂具有钓、罩、笱、锸等,可见明代渔具的种类之多。
至清末,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奏请设立渔业公司,并购买渔轮“福海”号进行拖网捕捞,这标志着中国渔业的近代化。
▲在京族聚居的广西东兴浅海一带,小鱼小虾一般在1米多深的浅海活动,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京族人民总结出踩高跷捕捞鱼虾的方法。(图片来源:广西民族博物馆)
、
致敬每一位
在中华大地上默默耕耘的劳动者
卢旭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