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内蒙古赤峰举办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和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落实到历史文化宣传教育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2023年7月22日至23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赤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赤峰学院、红山区人民政府、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赤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承办,内蒙古红山文化学会、赤峰博物院、内蒙古红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第十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赤峰市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赤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国华,红山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兰广出席开幕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郭大顺、吉林大学教授朱泓、辽宁师范大学教授田广林、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赤峰学院教授于建设、赤峰学院刘江涛博士等6位学者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红山文化”“牛河梁第五地点红山文化遗存的礼学观察”等主题作报告。
乌恩奇在致辞中表示,红山文化作为西辽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一支极具影响力的考古学文化,兼具北方旱作农业和渔猎文化的特征,同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等共同铸就了“北疆文化”的厚重底蕴,融进了奔流不息的历史发展长河之中,对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作了生动注脚。
张国华表示,红山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文化与文明连绵不断的实证,也是中国文化直根系。赤峰是红山文化的命名地和重要分布核心区,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聚焦的重要区域。近年来,赤峰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推进文明探源、历史研究、价值挖掘、活化利用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赵兰广表示,红山区始终把文化传承和保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红山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以红山文化命名的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与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成功进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作为赤峰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赤峰学院始终高度重视红山文化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赤峰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怀栋表示,2019年以来,赤峰学院先后获批四个省级基地——内蒙古红山文化研究基地、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课题机制、内蒙古红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从研究队伍的发展上,理论体系的构建上,学科体系的完善上,研究成果的转化上,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工作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本届论坛有16位学者发言,聚焦玉器墓葬和文明起源、红山文化考古调查新发现、分期研究和科技考古以及文化交流等主题,对有关红山文化的考古分析、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敖汉旗西刘家屯遗址、西大梁遗址,调研赤峰学院博物馆、内蒙古地区考古陶瓷标本库,推动红山文化考古发掘、研究、保护、传播和申遗工作。此次论坛增强了打造“北疆文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运用红山文化的宝贵资源,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注重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全方位深入挖掘内蒙古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为传承红山文化、振兴文旅事业提供了新机遇、注入新动能。
卢旭 余书瑶(实习)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