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报道 > 姚安马游:一个能感受“梅葛”文化的地方 >> 正文

姚安马游:一个能感受“梅葛”文化的地方

2023-10-23 民族画报记者 赵利 滕俊 摄影报道
楚雄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升级版)系列报道

梅葛,是彝族创世史诗之一,最早发源于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因全部用“梅葛调”演唱,故取名为“梅葛”。梅葛没有文字记载,千百年来,是靠彝族人民口耳相传才得以传承下来。

马游村全貌。

马游村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乡,四周山峦环抱,中心形成高原盆地,森林覆盖率为 75%。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民居村落分布于高寒冷凉的高山凹地,房屋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住房有土掌房、木垛房、茅草房和麻秸房。男喜饮酒,女善纺织,男女皆能歌善舞,保持着古朴的生活习俗。

马游村被视为彝族创世史诗《梅葛》的发源地之一。

马游村自古就有重教的优良传统,小学兴办史已有百余年,民众知书达理。歌舞是村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芦笙一响脚就痒,通宵达旦跳脚狂”,生动表现了该村彝族对歌舞的喜爱和豪放的性格。逢年过节、丧葬婚嫁、建房盖屋,都要请毕摩或歌手聚集火塘边演唱梅葛,有时要唱三天三夜,男女老幼围聚在一起,弹三弦、吹葫芦笙、唱彝族歌和“吼梅葛”、跳“左脚” 舞或“打跳”。为了传承梅葛文化,村里建立了“梅葛文化基地”,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梅葛文化节”,并创作了《彝族人民热爱您,阿波毛主席》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和《铁牛开进彝家寨》等充满时代气息的舞蹈。

梅葛文化健身操。

马游村彝族服饰被视为彝族文物活宝库中一块光彩耀眼的瑰宝,从布料、织线选用、色彩搭配、款式取舍、缝剪刺绣、花纹图案和首饰等方面都蕴含着深刻的彝族文化内涵和特点。精美的马游村彝族服饰是一件满载彝山乡土民族味的刺绣装饰艺术品,是一幅充满彝家人民壮志豪情的生活画卷。

韩俊丽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