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 洱海清 大理兴 >> 正文

洱海清 大理兴

2021-04-13 杨丹妮 张辉 李定溢 撰文 赵子忠 张辉 摄影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时提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切嘱托。6年来,大理市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探索创新洱海保护治理、生态修复工作思路,形成政府主导、企业示范、群众参与的洱海保护共治共享新局面,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通过几年治理,洱海水质和周边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图为大理市西周镇沙村的田园村庄与湖光山色。

政府主导,筑牢“每一米”的生态线

“天天在洱海边转,晒黑了不少。”这是喜洲镇洱海管理所副所长施世材的自我介绍。2016年参加工作至今,他一直围着“洱海保护”4个字开展工作,亲历了洱海保护工作的变迁。

2017年,大理市农村污水收集管网修建工作火热开展,施世材隔三差五就要到村民家中讲解政策,动员村民建化粪池。2018年,全镇新建并通过市级验收化粪池9219座,实现卫生间污水、厨房废水、畜圈污水、洗衣洗菜废水“四水”全收集。现在,辖区内生态搬迁“1806”小镇、生态廊道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洱海的生态防线进一步筑牢。

喜洲镇湖岸线蜿蜒曲折,境内有河矣江、金河、沙村、深江等8个片区共19.1千米长的滩地,滩地内水草生长密集,打捞量巨大。壮大滩管员队伍、改良打捞手段成为了当务之急。目前,喜洲镇共聘请了滩地管理员8人、应急打捞队员33人。

“小施,昨天的打捞情况有没有上报?”滩地管理员李学文一边打捞水草,一边问施世材。李学文是最早的一批滩地管理员,他干活踏实、肯出力气,多次获得“洱海卫士”的称号。因家庭变故,李学文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他的妻子李映花也被聘为滩地管理员,二人成为洱海边的“夫妻档”。

李学文说:“现在滩地管员增加了,工作进度提高了不少。我负责的永兴段片区滩地每天大约能打捞5吨水草。我和妻子两个人每月的工资4000多元,还享受国家的帮扶政策,生活更有保障了。”

李学文是喜洲镇的一名滩地管理员,负责打捞水草,多次获得“洱海卫士”称号。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专门从事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图为研究人员在洱海1号水质监测点进行采样工作。

2019年,喜洲镇自创了藻水分离池,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施世材介绍:“我们在霞移溪做了一个藻水分离池,把洱海水抽到过滤池中经过多层过滤后排入漫流湿地,试点效果非常好。后来请上海交大的专家优化了设计方案,修建了6个藻水分离池,工作效率是人工打捞的好几倍,节约了资金和人力成本。”藻水分离池使用起来很方便,一旦有蓝藻,用水泵将水抽到第一个铺有直径约6cm的砾石层过滤池中吸附部分蓝藻。随后,水流入第二个铺有直径3cm至6cm不等的砾石层过滤池,进一步吸附蓝藻。最后,水流入第三个过滤池,经过直径1cm到3cm不等的砾石层吸附后,水中几乎不再有蓝藻。

秋冬是蓝藻、水草死亡较多的季节,但如今站在滩地望去,初冬的洱海清澈得像一面镜子。

用于吸附蓝藻的藻水分离池。

双廊镇下沉式污水处理厂除臭塔。

在洱海公园,洱海滩地管理员划着满载水草的小船。

企业示范,生产“舌尖上”的生态绿

“我们主要种植小白菜、上海青、西蓝花、莴苣等有机蔬菜,客户可以在微信小程序里下单,第二天配送。”在云南良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银桥镇新邑村的有机庄园基地,多种包装的有机大米、品种齐全的有机蔬菜整齐堆放着,配货员熊庆辉忙着按订单配货。良道公司从2012年至今连续取得“有机认证”证书,旗下安全、环保、绿色的有机产品远销各地。熊庆辉说:“每天线上的订单量约有六七十单,顾客的反馈都比较好,现在我们的有机蔬菜已经推广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大理市银桥镇新邑村良道公司的有机蔬菜基地。

良道公司的员工正在按订单配货。

2018年,大理州开展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施行“三禁四推”,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不施肥、不用农药、不种大蒜,我们种什么?该怎么种?”不少农户被难住了。良道公司给出了答案。良道公司在银桥镇新邑村流转230亩土地,在农田外围设了宽约12米的隔离带,用于隔离普通农田施肥、洒药产生的农药残留。从2009年至今,良道公司种植蔬菜、粮食从不使用农药,用的肥料是“有机认证”标识的品牌和堆肥后生成的农家肥。良道公司的“有机”经验启发了当地合作社和农户,成为打造“绿色食品”的示范带头企业。

位于太邑乡的大理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进水口。

良道公司还为30多户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他们到基地打工,每人每天可收入80元,加上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大有改观。银桥镇新邑村四社社长施和月说:“我们村杨义久的妻子视力残障,家庭困难,杨义久2009年到基地打工,每个月工资2400元。再加上土地租金,他们家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良道公司生态高效的农业产业生动实践,既解决了种植“难题”,又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户收入、改善村民生活,实现“洱海保护与脱贫攻坚”的双推进。

五彩渔港。

村民参与,打造“花样多”的生态游

初冬时节,在银桥镇马久邑村陶然田社创意农场,明媚的阳光照亮了五彩缤纷的花海,不少游客前来观光,工人们在花田里采摘鲜花、培土养护。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场曾经是一大片荒芜的土地。

“这片农田曾经长满了荒草,整整荒了两年。”马久邑村村民杨瑞华说,“以前种水稻,那时候直接抽取洱海水灌溉农田,地里施肥洒药,由于农田离洱海很近,灌溉溢出的水又回流到洱海,对洱海和周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多亏了杨老板……”

杨瑞华口中的“杨老板”是陶然田社的负责人杨定元。看到农田被荒芜、环境被污染,2016年杨定元与其他合伙人对农田进行了大规模整体开发,2017年陶然田社问世,依托苍洱生态区的环境优势,发展绿色环保的花卉观光旅游产业。农场内种植的花卉、果树多是抗冻、抗病虫害、花期较长的品种,修建了两座蓄水池蓄积雨水用于灌溉。杨定元说:“我们把蓄水池里蓄积的雨水通过管道滴灌和人工喷灌的方式,对花海进行科学灌溉,用的肥料是政府补贴的有机肥,既保护了环境又能循环利用资源。”

大理市银桥镇马久邑村陶然田社创意农场。

在陶然田社种植花卉的村民。

陶然田社最初占地面积为306亩,2018年《大理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正式发布并实施,根据方案,陶然田社约100亩土地属于“三线”划定范围,必须依法征收。

起初,杨定元和村民并不理解为什么要“湖进人退”。看到政府投入洱海的保护资金、技术、人才力度不断加码,洱海水质持续向好,他们认为腾退的100亩土地值了。杨定元说:“现在洱海一天比一天干净,人人都看得见,特别是海边的绿化基本成型以后,外地游客和本地人都说现在做得太好了。把洱海保护好,未来的发展肯定会比现在好。”

陶然田社除了观光生态游,还经营着摄影基地、游乐设施、房车营地、户外拓展、亲子研学、文化体验、会议展览、婚庆服务等。陶然田社吸纳了不少村民来打工,解决了部分45岁到60岁人口的就业问题。杨定元和村民们用双手打造出的“花样多”“种类全”的生态旅游“综合体”,让洱海流域生态环境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近。

曾经的大荒地成为“花样多”的生态旅游地。

洱海生态廊道除了有保护洱海水质的功能外,也成为健身、观光的好去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今,洱海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红利正逐步释放,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大幅提升,更多蓝天白云的本真色彩,更多安全健康的有机食品,更多鸟语花香的自然野趣,更多“人在自然中”的城乡休闲娱乐空间……描绘出美好的生活画卷。

水清鸥翔,城市融于和谐的自然环境之中。

李琳  胡琪(见习)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