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筑梦 > 榜样的力量|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为西部渔业发展装上“中国芯” >> 正文

榜样的力量|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为西部渔业发展装上“中国芯”

2024-09-30 民族画报记者 郑英 报道

编者按: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之际,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党中央、国务院表彰352个模范集体、368名模范个人。民族画报特别策划,讲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弘扬团结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断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

“建成一片基地、攻克一串难题、传授一套技术、培养一批人才、支撑一项产业、致富一方民众”,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以科技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为己任,将绿色渔业种质的“中国芯”装在了西部一线。

团队成立于1982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重点科研团队,核心成员9人。首任负责人是我国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系统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李思发教授,现任负责人是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教授。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代表合影。(上海海洋大学 供图)

一条鱼,带动西藏亚东县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亚东鲑鱼生活在海拔2700-3700米的水域,人工繁育一直是难题。2015年,团队接到助力亚东脱贫和稳藏守边富民兴业的精准扶贫任务后,84人次深入西藏。在气温零下20摄氏度的基地,他们克服高原缺氧带来的不适,双手浸在流动冰水中,嘴唇冻得乌黑发紫仍然坚持工作。历时3年,团队攻克了亚东鲑鱼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又手把手传授技术,引导当地群众跟着学、试着干,自主参与到鲑鱼产业发展中,实现了从农牧民到“渔民”的转变。如今,亚东成为西藏地区现代化和规模化程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冷水鱼类繁育基地。

新疆地区拥有一批独特的鱼类资源,如何将优势转化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让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是团队研究的重点之一。团队100余人次入疆,行程超80万公里。他们在国内率先攻克额尔齐斯河流域特种鱼类的繁育与养殖相关技术,并推广至全国20余个省区市养殖;抢救性保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塔里木裂腹鱼,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塔里木裂腹鱼的专用养殖场;选育新疆第一个水产新品种(河鲈“新申1号”),开展河蟹和小龙虾的良种推广,每年为10万余亩养殖基地提供技术服务;首次在新疆成功养殖耐盐碱罗非鱼新品种,推广养殖面积8000亩;编撰新疆首本《虾蟹养殖技术手册》;连续25年到阿勒泰地区开展渔业科技服务,足迹遍布7个县8个团场,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鱼博士”。如今,科技支撑的水产渔业成为新疆特色产业的“新名片”。

团队成员与亚东鲑鱼相关养殖合作社的技术骨干座谈。(上海海洋大学 供图)

端牢中国饭碗,良种培育是关键;建设渔业强国,种质开发是核心。团队率先在国内建立涵盖形态、养殖性能等全面的水产动物种质研究方法与评价技术体系,首创“系内群体选育+系间配套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培育六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向民族地区全面推广,其中瓯江彩鲤“龙申1号”已在广西建立苗种扩繁基地,近两年向周边民族地区免费提供苗种约100万尾。中华绒螯蟹“江海21”已推广到云南、贵州、宁夏、内蒙古、新疆等17个省区养殖,年创产值15亿元以上。团队还为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冷水鱼繁育基地提供全套技术服务。

“龙申1号”在广西苗种扩繁基地起捕推广到周边省区。(上海海洋大学 供图)

在团队深耕西部一线事迹的感染和带动下,近10年来,上海海洋大学每年为西部地区培养上千名渔业技术人才,开展50余项科技服务。

编辑  韩俊丽 胡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