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城: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古砦奏响富民之“鸽”
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户村桥头屯肉鸽产业园,一阵阵“咕咕咕……”的鸽鸣声此起彼伏,宛如一首催人奋进的致富交响曲。
产业园里,负责人陆础成正穿梭在一个个大棚中,和工人们一起忙着打扫鸽舍卫生、捡拾鸽蛋、投料。“我们产业园目前有50个大棚,存栏种鸽10万对,预计今年可出售肉鸽150万只,产值将达到3000万元。预计到明年,存栏种鸽发展到15万对。”陆础成一边检查大棚设施一边笑着说,如今的养殖规模,放在几年前他是想都不敢想的,能创业到今天,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对肉鸽产业的支持。
陆础成是古砦仫佬族乡大户村新维屯人,在2012年踏上了去往广东惠州养殖鸽子的道路。随着养殖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他便萌生了回乡养鸽创业的想法。
2019年,陆础成带着攒下的第一桶金,走访了古砦新维、桥头等周边村屯,预计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先后租赁大户村桥头屯共计140多亩土地,搭建20个肉鸽养殖大棚。按照一个大棚每年养殖3000对肉鸽计算,年可出栏48000只乳鸽。每个大棚至少需要安排2名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护,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创业资金,陆础成想到了找银行贷款。于是在柳城农商银行信贷支持下,得到了35万元贷款资金支持,为他解了燃眉之急。同时,陆础成还想到以出租大棚给周边村民进行养殖,他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发展产业。如此一来,既能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殖肉鸽,还能缓解资金匮乏的问题。
有了资金支持,陆础成投资20万元完善屠宰及冷链设备。通过技术改造升级,目前一只450克重的乳鸽收购均价在18元,收购价高时能达到每只23元。酒香不怕巷子深,陆础成养殖的乳鸽得到了上海市场的青睐,现在正以每5天1万只的数量,通过冷链运输到当地,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
如今,陆础成租用村里140多亩土地发展肉鸽养殖产业,直接带动包括100多名当地农户就近就业,村里每年还有4.2万元的集体经济分红,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柳城农商银行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聚焦主责主业,将服务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融合,主动支持地方特色产业,信贷累计支持甘蔗种植产业9453万元,支持肉鸽养殖产业2200万元……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的责任与担当。
在古砦仫佬乡,像陆础成这样在柳城农商银行支持下回乡创业发展肉鸽产业的农民不在少数。
古砦仫佬族乡罗峒村大峒屯的龙杏枝和覃孝安今年55岁,早些年,他们在家务过农,也曾在广东惠州帮人养殖过肉鸽,积攒了一些肉鸽养殖经验和技术。2020年,他们了解到古砦仫佬族乡在大户村建设肉鸽产业园发展集体经济。便回到家乡,租赁一个700多平方米的大棚进行肉鸽养殖。
“去年,我们养殖了2000对肉鸽,纯收入大约20万元。”龙杏枝说,今年她扩大了产业规模,养殖了3000对肉鸽。
龙杏枝所在的肉鸽产业园是古砦仫佬族乡通过“党建引领、政府搭台、企业带动”的方式,整合土地资源,打造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目前已形成集肉鸽良种繁育、肉鸽种鸽销售、乳鸽加工、乳鸽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肉鸽产业园。
目前,该乡有3个村通过发展肉鸽养殖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肉鸽养殖户平均年收入达12万元。
近年来,古砦仫佬族乡瞄准肉鸽养殖这一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肉鸽特色养殖,以养殖合作社为引领,以规模化、品质化发展带动当地村民参与特色养殖,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奏响富民之“鸽”,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胡琪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