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构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走廊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因旅游而建、因旅游而兴,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生态功能区和知名旅游区于一身。辖永定、武陵源两区,慈利、桑植两县,有汉、土家、白、苗等45个民族。近年来,张家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牵引,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和“六项行动”为契机,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全市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形成创建搭台,文旅唱戏,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张家界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全市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广泛开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宣传教育。建成33个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31个市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52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新媒体平台设立创建工作专栏,推出24个专题。在重要公共区域及各大旅游景点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市区电子显示屏全天滚动播放民族团结标语。
张家界市出台一系列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本地的政策措施,吸引各族群众前来务工、经商,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确保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各民族在党的带领下实现了经济稳健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张家界市在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同时,注重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被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张家界大峡谷旅游景区、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分别被命名为“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第九批“湖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张家界市永定区大庸桥街道月亮岛社区居民委员会荣获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张家界非遗资源丰富,非遗保护成果收获不断。2024年6月,张家界市举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文化进景区活动。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在天门山999级天梯上,由织锦、刺绣、蜡染制成的3条“梭地龙”成了焦点。
抓住旅游促发展“牛鼻子”,以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牵引,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突出多彩民族特点,用好用活每年千万级的国内游客流量,以自然景观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景区活动中,结合张家界独特的旅游资源,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旅游工作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旅游”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一个导游员就是一个民族团结宣讲员”“一个景区点就是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的平台”,让游客在自然舒适的旅游体验中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充分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运用张家界旅游城市的品牌优势,搭建青少年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以开展各族青少年主题交流、社会实践交流、志愿服务交流、“手拉手”“结对子”帮扶交流活动为主导,与江苏南京市、西藏山南市等地区开展青少年研学活动,与港澳台地区开展青少年交流活动,创新推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以中国科协授予张家界市“全国科普研学试点城市”为契机,同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接待全国各地青少年学生研学、交流超千万人次,进一步扩大了创建传播力和影响力。
张家界是湖南开放的窗口、迎宾的客厅、全域旅游的龙头和美丽中国的靓丽名片。拥有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6张“金色名片”。张家界是资源富集的生态之城,森林覆盖率达71%,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世界级动植物基因库,被联合国列为我国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1998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观测站。
张家界是誉满天下的开放之城,《西游记》等著名影视剧在这里取景,是《阿凡达》实景原型、翼装飞行世锦赛的固定举办地,国际旅游诗歌节等活动每年吸引国内外数万选手和观众参与。国际客源市场达到133个国家和地区,享有72小时入境免签政策。作为丝绸之路友好城市协作体首任轮值主席城市,成功承办第十二届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全会等国际性会议,设有城外丝路驿站23个,结成国际友好城市7对。近年来,张家界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以自然景观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
(张家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供稿)
早蕾 编辑 胡琪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