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报道 > 代表委员话“铸牢”|全国政协委员郑茜:用文物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 正文

代表委员话“铸牢”|全国政协委员郑茜:用文物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2025-03-05 民族画报记者 康梦婷 报道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民族画报特别策划“代表委员话‘铸牢’”专栏,聆听代表委员“铸牢”心声,展示各地各部门“铸牢”举措,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普及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古代文化遗产的阐释和利用能力,让习近平总书记所阐释的‘五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成为大众共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郑茜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在全社会普及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强中华文化原创能力建设、关注记忆资源的采集、利用和转化3项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郑茜。(民族画报记者 康梦婷 摄影)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郑茜将本职工作和委员履职有机结合,深耕文博领域,对文物进行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2024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之际,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三亚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家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在海南省三亚市体育中心同时亮相。展览运用的文物和相关资料涉及上下五千年,展示文物总计700余件,图像和文献多达800多件;展览呈现的传统体育项目多达100多项,涵盖56个民族。谈起展览,郑茜表示:“如果说运动会是在欢乐激情的运动场上动态性地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那么体育文化展就是在宁静幽谧的文物展示中,引导观众深层次探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文化逻辑。”

《家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展示文物总计700余件,图像和文献多达800多件,呈现的传统体育项目多达100多项,涵盖56个民族。(民族画报记者 鹰鸽 摄影)

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家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吸引众多观众参观。(民族画报记者 鹰鸽 摄影)

郑茜(右二)为《家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的参观嘉宾做讲解。(民族画报记者 康梦婷 摄影)

郑茜积极探索与民族地区高校合作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的工作模式。在北方民族大学校园,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与北方民族大学共同策划推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共同’专题展”深受师生喜爱。此次展览活化利用校园空间,在走廊、墙壁等地生动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轨迹,汇聚出56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中国民族博物馆策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教育馆”,系统性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空间叙事转化,通过场景式、沉浸式、交互式学习体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的实践案例,讲深讲透讲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相关课程,被全校师生亲切地称为“行走的思政课”。

在北方民族大学举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共同’专题展”,活化利用校园空间,在走廊、墙壁等地生动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轨迹。(北方民族大学 供图)

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共同’专题展”。(北方民族大学 供图)

谈及下一步的履职方向,郑茜表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持续探索科技与文博领域的融合路径,深挖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通过科技赋能打破时空界限,让文物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焕发新生机。

李琳 胡琪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