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报道 > 我国迈出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 正文

我国迈出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2021-06-12 民族画报记者 赵利 摄影报道

2021年6月12日上午10:00,国家航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有关情况。

2021年6月12日,国家航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图为发布会现场。

6月11日上午,国家航天局举行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标志着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着、巡”的目标圆满实现,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回答记者提问。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成就。今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亲致贺电,高度肯定天问一号任务成功的重要意义,指出这是我国迈出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6月11日,刘鹤副总理在出席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时指出,天问一号任务谱写了中国人民攀登科技高峰的新华章,勉励航天全线再接再厉、锐意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这是对全体参研参试科技工作者的极大鼓舞和鞭策。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回答记者提问。

天问一号任务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标志性成就。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在世界航天史上,天问一号不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而且首次成功实现了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回答记者提问。

天问一号任务成功是新型举国体制制度优势的又一次生动体现。这次任务成功,一是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前瞻决策。天问一号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实施的我国首个行星探测工程,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殷切希望;二是离不开各部门和单位的大力协同和精心组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任务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积极组织协调,国内相关部门主动纾困解难,特别是在去年疫情期间,北京、天津、海南、新疆等地方政府为工程产品运输、发射、测控等提供重要保障;三是离不开专家院士们的超前谋划和积极推动。嫦娥一号任务圆满成功之后,航天界的专家院士们就开始谋划开展火星探测,并多次提出开展深空探测深化论证的建议,倾注大量精力和智慧;四是离不开航天精神的激励鼓舞。天问一号任务全体参研参试人员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在任务实施中“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加工、精心试验”,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生动诠释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的航天精神。

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回答记者提问。

在天问一号任务实施过程中,我们与欧空局以及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航天机构以及港澳地区科技力量,在测控支持、载荷搭载、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共同为增进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知贡献智慧和力量。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我们将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原则,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组织实施好天问一号后续科学探测任务,力争取得更多新发现、新成果,实现科学产出最大化,让航天探索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力量。

测控系统专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责任总师崔晓峰回答记者提问。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航天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的航天精神,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精心论证和实施好行星探测工程、重型运载火箭和探月工程四期等航天重大工程任务,加快航天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支撑。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卢旭  胡琪(见习)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