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因居住在独龙江流域而得名,目前有6000多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从原始氏族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地形陡峭,交通不便等原因,独龙江地区综合发展缓慢,贫困面广,贫困度深。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独龙族的生活生产。改革开放的40年里,独龙族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举全社会之力精准扶贫的政策下,独龙族迎来历史跨越的关键节点,翻开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之页。
过去数十年间,摄影师杨学飞曾五进独龙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在时间的纵向轴上,这些影像形成了鲜明和强烈的对比,让他震撼,相信也会让很多人对一个人口较少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所实现的巨大历史跨越感到震撼。
历史跨越的现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独龙族专题《奇迹,人天共鉴——改革开放和脱贫路上独龙族住房变迁》展区
木垒房记忆
独龙族住房曾经有过巢居、穴居、树居的经历。清道光年间有“俅人居大雪山外,房屋系随结竹木,栖息树上”的记载,被称为“建在大树上的房子”(独龙语称“新阿当”)。独龙族较长时间里过着屋不挡雨,衣不遮体,刀耕火种,刻木结绳记事的生活。
木垒房里,独龙族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烤火
木垒房多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由独木梯上下
这种被称为窗户的小洞口,是独龙族建筑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发展,独龙族在沿江平地处或在稍开阔的坡地上建起了简单的住房,个别房屋仅靠一条山路垂直上下,独门独户建盖于山顶。这些住房结构简单,把木桩削剪打入土坎中,在木桩上铺上木板,离地30厘米到1米多不等,四周用圆木纵横交叉垒起;也有用四根木头柱子支撑,周围用木板围起;建盖不用钉子,不用铁丝,用圆木两头锯成凹凸形或者圆弧状,纵横上下自然拉力和受力;门框仅够一人进出,房顶铺木板;端头摆置一把独木梯,供人上下使用。住房很少开设窗户,即使有也很小,勉强够一个人探出头来,据说以前常有独龙江以外的土司来寨子里抢走姑娘,为防止从窗子入室抢人,建盖房子时故意将窗口留得很小。
福利房印象
改革开放和脱贫政策惠及我国最闭塞偏僻的地区。从2010年起举全社会之力帮扶独龙江地区,精准扶贫,多方联动,上下合力,制定了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的政策;启动了“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六大工程;累计向独龙江地区投入建设资金13.04亿元,其中建成26个安置点1068户安居房;统一标准,统一式样。
独龙江地区保有民族风格的安居房,取代了传统的木垒房并融入到自然环境中
从木垒房到宽敞明亮的新房,一步之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代人
在自家的新房前喜笑颜开的独龙族纹面妇女
在通电、通水、通路、通话的同时,政府出资为独龙族人建设了福利房。以前的木垒房、篾笆房,被整齐排列的新房取代;新房设有客厅、主、次卧室,光照、通风好;配有专用厨房;电视机,自来水、电灶、电饭煲、卫生设施等齐全。
在政府主导下,独龙族整体从山高处往平地搬迁,从独居处往集中地搬迁,从远的住处往离乡政府所在地近的地方搬迁;先建后搬,边建边搬。
到目前,99%的独龙族人住进了新房。
新生产•新生活
独龙江地区过去每年封山半年的历史,现在随着隧道的开通已经结束。走得出去进得来,人员开始流动。城市中有的,独龙江都有;独龙江有的,城市里没有。独龙族人放下猎枪和弓弩,拿起锄头和牧鞭;种植重楼等名贵中药和草果等香料,蓄养牛、羊、猪、鸡等,架蜂箱,收蜂蜜,织龙毯,开面包车,接游客……独龙江忙起来了。
村里建成了硬化路,新建了安居房,独龙族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在依山而建安居房群落前独龙族村民在翻挖、平整水田
浇筑中的水电站厂房基础
独龙牛是独龙族地区的特产,政府为了鼓励独龙牛的养殖,给每头独龙牛七八千元的补贴
独龙江畔,一个人口较少民族正在脱贫,大步走在致富路上
从原始氏族部落和原始渔猎采集生产方式走来的独龙族,现在正在跟兄弟民族一道,向小康生活美好目标迈进。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精准扶贫这几年,创造了独龙族全面进步和发展的奇迹。这一伟大奇迹人天共鉴!
盖艺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