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壮丽征程 > 《读图学党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 >> 正文

《读图学党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

2021-08-18 民族画报记者 特木尔巴根 报道

 读图学党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重大场合,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并把“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核心内涵,把“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

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观点写入了党章,转化为全党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图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民族画报记者 特木尔巴根 摄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族干部群众共爱一片疆土、共护一面国旗。

西藏自治区农牧民积极入党。(西藏展览中心 供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社区文艺爱好者表演舞蹈《祖国繁荣富强》。(民族画报记者 陈立民 摄影)

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在同年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感恩标语高高挂起。(民族画报资料)

在云贵高原的大山深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群众欢庆丰收。(民族画报资料)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壮乡节庆活动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系列活动现场 。(南宁市民宗委 供图)

2020年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战略性部署。

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为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图为2021年7月1日,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的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部分成员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合影。(民族画报资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图为2016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登上长城。(民族画报记者 特木尔巴根 摄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图为各族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场景。(民族画报资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图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孟亚静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侯玉鹏 摄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图为党的十九大闭幕会结束后,各民族代表带着选票夹喜笑颜开地走出人民大会堂。(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中华儿女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文字来源于《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国家民委研究室 编)、《中国民族报》)

特木尔巴根  央金  娘吉加  编辑  胡琪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