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新起点 改革再出发】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从传统畜牧到生态畜牧的转变
近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唐谷镇达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召开 2018年度分红大会。2018年该合作社收入达124.1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5万元,养殖业收入79.14万元,除去总支出,净收入达79.14万元。经合作社社员大会讨论,决定预留生产发展资金33.25万元后,分红收入为462880元,户均分红1.54万元,与上年比增加8%。
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部,因地处我国最大咸水湖青海湖之南而得名,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海南州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地区。全州共有天然草场面积5411.7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5092万亩,约占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2.1%。存栏牲畜462.92万头只,农作物播种面积147万亩,是全省最大的农牧交错区。
在牧区发展中,草地退化、牛羊载畜量超标、人草畜之间的矛盾都是草场要直接面对的问题。2008年,海南州启动全国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2009年,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升级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全国唯一的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5年,海南州开始启动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多年来坚持走畜牧业转型发展之路。海南州以合作社为抓手,通过实行分群饲养、划区轮牧、种草养蓄,改变了过去牲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实现了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牧民们把牛羊放到这里,然后去外面打工,发展二、三产业,收入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贵南县嘉仓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仁庆塔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干,现在团结起来了,牛羊合在一起,这种氛围也特别好。”
“冬季草荒,牛容易掉膘。我们采取托管模式,让牧民把牛‘寄存’到这里,统一管理。”老扎西有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负责人曾天平告诉记者。“等托管结束后,如果牧民想要把牛收回,我们还会按照一定的重量比分红。牧民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就相当于把钱存进银行,取出后还有一定利息。”
在老扎西,高效养殖模式将牦牛育肥分为5个阶段,通过称重、分群、定期补饲等环节,牦牛日增重从0.38公斤达到0.7~1.4公斤。通过科学管理,缩短牦牛出栏时间。而且,舍饲养殖缓解了草畜矛盾,保护了生态。牧民的收入也有保证。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从单一的畜产品发展到多种深加工产品。兴海县高原丰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利用种植、养殖资源生产羊毛被、菜籽油,贵南县雪域诺央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主打曲拉、达拉、蕨麻、黄蘑菇等特色食品,贵南县诺颡农牧业合作社以自主研发过滤性酸奶、藏式点心、牦牛奶护肤品、酥油唇膏为主要方向。合作社或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系签订产品合同,或利用互联网资源不断扩宽销售渠道。
生态畜牧业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牧民增收为目标。青海藏禾源青稞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经营面粉、挂面等青稞系列产品。公司从70户老百姓种植的12000亩地回收青稞。“算下来种植户每亩地能多出500元的收入。”公司总经理冯建彬告诉记者。
生态畜牧业以组建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其实质还是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走进兴海楠迦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羊板粪进行上料处理,做发酵前准备。“羊板粪是羊入圈后,粪便经过踩踏,越堆越厚,牧民无法利用而形成的一种垃圾。”总经理加毛太向记者介绍道,“以前牧民家的羊板粪,不是烧掉,就是倒进河里。现在我们通过回收利用进行高温发酵,制成肥效长、精纯度高的有机肥料。在让它‘变废为宝’的同时,也让牧区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在贵南县黄沙头国家沙漠公园,县环保林业局局长仁增指着眼前一片开阔地向记者介绍:“以前这里全是沙子。海南州贵南县沙漠化土地分布广,沙化危害较为严重,全县沙漠化面积占到总面积的34.2%。从1996年起,贵南县就开始了防沙治理工作。“我们一点一点从周边往里推进,把两边的沙子箍住,再种树、种草,实行牛羊封育。”仁增说,“现在全县142万亩纯沙地,已经治理了40万亩。这在我们这样的高寒干旱地区效果还是非常好的。”眼前,曾是簌簌黄沙的景象已被满眼的绿色覆盖,种的杨树、灌木林和塑料沙障及草沙障相映成趣。
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是对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如今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正在逐步从自由放牧转型到舍饲养殖、科学轮牧、饲草种植等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草原畜牧业科学发展之路。绿色草原在众人的协作下重新焕发出勃勃青春。
李琳 卢旭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