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佤山的新跨越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南部,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7.083公里,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距沧源县城14公里的永和口岸距缅甸佤邦绍帕区只有3公里,是云南通往东南亚及南亚的重要门户之一。全县共有人口18.85万人,其中佤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5.2%,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
沧源古称佧佤山区或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地”。1949年4月,佤族武装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推翻国民党设治局。1951 年成立沧源县人民政府,属普洱专区。1952年,沧源县划归缅宁专区管辖。1958年,沧源县改设沧源佧佤族自治县。1964年2月正式成立沧源佤族自治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佤族人民挣脱桎梏枷锁,成为从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之一。从步入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大家庭到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阿佤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步步攻坚克难,用近70年的努力实现了翻天覆地的跨越式发展。
交通便捷带动文化旅游发展
“从沧源到昆明开越野车要10多个小时,如果坐卧铺车,得一个晚上。”“这里的道路交通不方便,都说山路十八弯,我们开玩笑说我们的山路有八十八弯。”在沧源县采访时,很多同行人员都提到了阿佤山区交通的不便。
沧源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佤族人民在这里创造了沿袭至今的司岗里文化,每年在沧源举办的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佤族新米节是佤山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沧源有着司岗里崖画谷、翁丁原始部落、南滚河国家公园等独特的人文地理风貌。而这一切美景,却往往需要外地游客行越“千里”的崎岖山路,才能观赏到。
2016年12月,在克服了种种巨大的施工难度后,沧源佤山机场正式通航。“每周都有两个航空公司21架航班从沧源飞到昆明,机场通航至今旅游吞吐量达到24万人次。从这里坐飞机到昆明仅需55分钟,而且票价也维持在较低的价格,比客车车票贵不了多少。”佤山机场党群工作部员工李云赓告诉记者。机场的建成不仅让游客可以缩短来沧源旅游的时间,而且还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出行。
在距沧源县城3公里处,有一片总面积达13.47万平方米的葫芦小镇,这里被规划为展示佤族风情习俗的集吃、住、购、娱于一体的特色小镇。2017年初,在北京经营“埃蒙小镇”佤族餐厅的艾芒返回家乡,在葫芦小镇租下了客栈、餐厅等15栋民居。“就想试一试,现在沧源通了飞机,交通很方便,以后游客肯定越来越多。”艾芒告诉记者,沧源的气候非常好,四季如春。“7、8月份有重庆、成都的游客来避暑。等到冬天,又有很多北京的游客来避寒。春节时候住宿基本上是满的。”艾芒也把很多在埃蒙小镇工作过的人拉回这边工作。“现在北京生活成本太高,他们回到这里可以继续从事餐饮工作,也算是帮在外打拼的佤族同胞在家乡提供些就业岗位吧。”艾芒说。
交通的便捷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同时也为佤乡人民依靠旅游业增收致富带来了机遇。坐落在沧源县勐角乡的翁丁古村落因一座座茅草铺就的草木屋,以及佤族特色图腾、寨桩等而闻名。2005年,沧源县成立原生态民族村落保护与开发管理委员会,对翁丁村进行保护管理,并积极鼓励村民参与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实行“登记工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机制。没搞旅游前,翁丁村全村人均只有七八百元收入。发展旅游后,工分制激发了热情,大家纷纷加入迎宾队、拉木鼓文艺表演等。工分多的村民一个季度算下来就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曾在全村发展旅游时担任支部书记的杨艾块告诉记者。
旅游的发展也为当地村民在自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方便。“以前我们村子确实比较穷,家家户户只能种些水稻、苞谷、茶叶。现在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种的茶叶、织的包包都能销售出去。”从小生活在翁丁老寨,现成为讲解员的佤族青年李依再说。如今,翁丁老寨的大部分村民都已搬进了不远处的新村,形成了“生产生活在新村、旅游经营在老寨”的格局。
近年来,沧源县抓住佤山机场通航和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的机遇,以打造“世界佤乡”品牌为核心,发展以佤文化为重点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2017年全县旅游人数达367.72万人次,完成旅游总收入29.84亿元。
佤山教育旧貌换新颜
“我是1988年参加工作的。那时候上课都在小平房。学校的课桌椅都是老师用竹板木板拼接起来的。”沧源县国门小学语文老师罗永芳告诉记者。“现在过去三十年,学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句实在的,我们真的是能从心里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们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的关心和扶持。”
地处边境地区的沧源县,山区多、贫困面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近年来,沧源县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加大边远乡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的投入力度,促进办学资源的城乡均衡、校际均衡,推动民族教育迈上新台阶。
“我们在中央电教馆等对口单位的帮扶下,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平台建设,班班配有电子白板,还是临沧市属第一家应用全自动录播教室的学校。通过直播、录播,借助沧源佤山教育手机云平台,让全县每个乡镇、村小的学生都可以同步上课,实现一校带多校,携手共成长。老师也可以通过录播查找自身教学问题。”国门小学校长谢卫仁告诉记者。
硬件设施的改善及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提升,使沧源县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各个学校也在努力形成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农村师资力量薄弱,一直是我们发展瓶颈。从2010年起,国家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这对提高我们边疆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非常有帮助,我自己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曾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佤族教师鲍红艺说。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区,沧源县各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沧源县民族小学是一所由佤、傣、拉祜、白、彝族等多民族组成的寄宿制完全小学。“我们学校的学生有来自各个乡镇比较贫困家庭的子女,部分外来务工者的子女,以及少数缅甸籍学生。虽然学生民族成分不同,但孩子们相处都很好,没有因不同民族,或家庭困难被歧视的现象。”沧源县民族小学校长李学钧告诉记者。
沧源县民族小学在开设佤语文课的同时,还积极将民间民族歌舞、器乐、民俗常识、传统体育项目带进校园。“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一方面传承、弘扬我们的佤族文化,一方面也通过一系列活动让不同民族的孩子关系更加紧密,更友好地相处下去。近些年我们学校的教育巩固率一直保持在100%,没有退学、辍学的现象。”李学钧说。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沧源县教育从硬件到软件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如在采访中老师所表达的那样,“我幸福,孩子们更幸福!”
扶贫路上勠力同心
勐董镇刀董村全村共有341户、1342人,全部为佤族。为带动全村脱贫致富,2014年,在村党支部书记陈强的带领下,刀董村成立了包括养鸡、养猪,种植黑木耳、森林蔬菜在内的多个产业小组,以“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肖明亮是勐董镇刀董村上五组的村民,他从2017年1月开始尝试林下养鸡。“以前没养过,有县上专门的人为我们开展养殖培训,慢慢地就懂了很多养鸡的诀窍。现在把鸡放在山后基本就是每天喂食两次,不需要太多照料。”肖明亮说。他今年出栏了2000羽,预计年收入有七八万元。“比以前在外面当保安好太多了。”他笑着说。
勐董镇刀董村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共有社员97户、485人,是刀董村各产业小组人数最多,发展最好的。“通过产业小组的辐射带动,贫困户的收入大幅提高。如今1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除因病致残的3户外,已全部脱贫。”刀董村党支部书记陈强说。
在勐董镇帕良村,一栋栋漂亮的二层小楼依山而起,整洁的文化长廊,配上民族团结的宣传画,让整个村寨非常美丽。村民田丽清靠着政府补助4万元、贴息贷款5万元,住进了120平方米的两层抗震安居房。得益于村上成立的织锦专业合作社,有些手艺的她积极在家添置了缝纫机、锁边机,加工起了民族服饰。做好后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拿到县城去卖,或是人家收购,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我们村子离县城很近。村子里五六十岁无法外出打工的,就留在村子里织布。40岁以下的大多跑到城里面打工做事。如果有人偷懒在家,村里的理事会就会给予批评。全村人逐渐养成了有干劲儿、有拼头致富的精神。我们也是全县唯一一个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村子。”帕良村党支部书记肖三选说。
通过农村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阿佤山区的村民住进了安全、宽敞、美观的安居房。在搬迁的同时,沧源县因地制宜制定和落实产业扶贫计划,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18年底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至2个产业发展项目,有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拥有产业基地5亩以上,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致富项目,助力2019年全县全面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七十载风雨历程谱写华彩乐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佤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党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先后实施了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家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兴边富民工程等,在交通、教育、医疗、城乡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飞速发展。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日新月异的时代巨变,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党的光辉照耀边陲小城,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阿佤人民将继续砥砺前行,谱写新的辉煌。
萨共旗 王京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