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彩中华 > 蒙古族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乌兰杰获中国音乐理论“杨荫浏音乐学术提名” >> 正文

蒙古族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乌兰杰获中国音乐理论“杨荫浏音乐学术提名”

2021-01-12 王金梅 赵明霞 摄影报道

2020年12月2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学术提名活动在北京举行发布仪式,蒙古族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乌兰杰发表提名感言。

2020年12月2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学术提名活动在北京举行发布仪式,82岁的蒙古族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特聘博士生导师,《蒙古学百科全书•艺术卷》主编乌兰杰凭借所著《蒙古族音乐史》一书获得中国音乐理论“杨荫浏音乐学术提名”。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对已过耄耋之年的乌兰杰来说,依然意义非凡。他说:“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保护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国家行为,带动了草原牧民重视和保护自己的长调民歌,这是非常令人欣喜和感动的事情。荣获本次提名荣誉,这不仅是国家和最高研究机构对我学术成就的认可,同时也是对内蒙古音乐界几代人为之奋斗、所取得成果的肯定。”

撰写《蒙古族音乐史》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959年乌兰杰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攻读本科的时候。乌兰杰经过20多年的资料积累、实地采风的经验、理论上的潜心研究,又经过5年呕心沥血的创作,汉文版《蒙古族音乐史》终于在1998年面世,填补了蒙古族音乐史研究的一项空白。2019年再版的《蒙古族音乐史》中,乌兰杰补充了1998年到2019年这一段时间的新成果、新资料和涌现的新人才。

“我始终认为一个民族的音乐遗产无论多么丰富,但是如果没有成熟的音乐史著作,它在音乐思想上就是不成熟的。”乌兰杰说。

乌兰杰把草原歌曲的审美张力比作烧红了的铁锅——没有火光,但它是炽热的、持久的、温暖的。

乌兰杰讲述草原音乐故事。

乌兰杰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音乐史、音乐形态学、音乐美学、比较音乐学等诸多学科,著有《蒙古族音乐史》《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毡乡艺史长编》《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艺术概论》等著作。

乌兰杰部分著作。

“爱民歌、学民歌、唱民歌、论民歌、教民歌,既是我的事业,也是我的生活方式。我已经82岁了,我主要的事业、主要的著作、主要的成果还是没有离开民歌。我骑着马,在学术领域里面奔跑,快也好,慢也好,从未超越民歌这个领域。” 乌兰杰说。

“民歌是审美的底色,情感的归宿,行为的准则。未来终究属于年轻的一代。民歌是海洋,大海只能横渡,但不可以穷尽。因此,民歌面前只有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家学者。生态不老,生命不息,生活不停。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浩瀚的民歌海洋,贴近人民生活,传承草原音乐、热爱草原音乐、弘扬草原音乐。”这是乌兰杰想对年轻人说的话。

鹰鸽  王京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