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大歌,静候你来
初夏,清晨,黔东南。
“咯-嗝-嗝……”,高一声,低一声,近一声,远一声,长一声,短一声,最后远近长短,高低难分,响彻窗外。天蒙蒙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城东北部的宰荡村,各家各户的公鸡吹响了一天的“行军号”。
村里的歌师胡官美,闻鸡鸣即起身。快速洗漱后,她先到后院的地里摘了几把青菜,又从坛子里拿出几块稻花鱼,用荷叶包着放进塑料袋,出了家门。她赶到村口的客栈,为住在这里的来自深圳的客人做早饭。远方的客人是深圳松禾公益基金会“飞越彩虹”少数民族合唱团项目的老师们。
“我三岁开始唱歌,大概能唱300多首。对歌能唱几天几夜。”在客栈的灶台前,穿着藏青侗装,头发盘得高高的胡官美放下手里的腌鱼,笑盈盈地说。胡官美是侗族的“歌师”,负责给侗族人教唱歌。“饭养人,歌养心”,在把“歌”视为与“饭”同等重要的侗族地区,歌,是精神食粮,陶冶心灵和情操。他们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寨,“歌师”被公认是最有知识、最懂道理之人,深受侗族人尊重。除了具备领唱本事外,“歌师”还要懂得唱歌的规律,能控制声调的协调,要深研至少200首以上歌曲,熟练掌握6种类型的侗族大歌唱法和音调才可胜任,要成为一个侗族歌师着实不易。
胡官美从小深受家乡侗族文化熏陶,对侗族文化底蕴有着浓厚的兴趣。“侗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胡官美说。即便是最穷困时,她也没有想过要外出打工,而是留下来给留守的姑娘、大婶们教歌,“要是我不教,就没啦!”多年来,她一直义务在村里唱歌、教歌,教出了一代又一代好歌手,为当地的侗族大歌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胡官美被县里评为优秀歌师;200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9年被命名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和2016年,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除了教歌,唱歌,我也种田,养牛,干农活。”在厨房里忙着做肉丝煮面条的胡老师依然笑眯眯地说。其实,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戚戚相关,不可分割。生活,才是他们久唱不衰的一首古歌。
2014年,“飞越彩虹侗族童声合唱团”在宰荡村的加所小学校建立,并聘请胡官美为合唱团民族音乐老师,专门教授学生唱侗族大歌曲目,寄望于“百首侗族大歌进校园,实现侗族文化从娃娃抓起的梦想”。
侗族大歌,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之历史。侗族为古越人后代,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本族之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口头代代相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族之真实写照。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侗歌甫一开腔,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侗族大歌2005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加所小学只有一栋教学楼和大约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音乐教室是顶楼一个废弃的仓库改建的。合唱团成立后,宰荡村上下寨的孩子纷纷报名学歌、学谱、学习乐理知识。以前只在上寨教歌的胡官美,学生一下多了起来。她每周给合唱团上两节侗族大歌课,其中有孩子们最熟悉的儿歌《青蛙歌》:
三月初三青蛙叫,田上崖下歌声响;
时光流逝不复返,村村寨寨种田忙。
在坐满了学生的教室里,胡官美耐心地先把歌词用侗语一遍一遍地教他们,等到大家把歌词记牢了,再开始把唱歌的调儿教给孩子们。这首快乐的儿歌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歌,在鼓楼、在上学路上、在火塘旁、在舞台中央,他们开心地齐声大唱。歌声里,年过六旬的胡官美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年复一年的歌声里,胡老师送走了五批合唱团的学员,共130余名。除了胡老师自己,她的大女儿杨秀珠和大女婿杨秀豪也都在合唱团担任民族音乐老师。
“是侗族大歌,让我们走出了大山。”胡官美动情地说。他们带着合唱团的孩子曾多次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参加基金会的活动和演出,并多次受邀到电视台和省城及黔东南州等地参加展演,均获得高度评价。
谁说一首歌不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世界?2014年合唱团的孩子第一次去深圳参加演唱,回来看演出的光盘,“人家唱得好,跳得好,我们下次要更好。”孩子们纷纷表示。2016年7月,去昆明参加汇演,在路上他们已开始盘算,“这次我一定要把深圳同学的电话要来,我很想他们。”“我拿到藏族朋友的电话啦!”“我有甘肃的朋友了。”……回程的路上孩子们兴奋地“比友”。
“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没有什么可表达的,只有唱歌。”说起侗族大歌,胡官美一边捞起锅里的面,一边唱了起来,歌声传得好远。
谁说我们彼此的世界相隔万里?纵使万水千山,也就是一首歌的距离。
王京莉 和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