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乡“屈原故里”宜昌新貌
宜人之城、昌盛之地——宜昌,我的家乡,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钢琴之城”“屈原故里”……一个个代名词展现了这座城的特色与魅力,家乡的发展也给予了我更多的机遇。 宜昌市多措并举留住蓝天白云。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浩荡的长江为宜昌发展带来了一次次...
阅读全文>>
-
今日勒布沟
从海拔4300米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城向南勒布沟出发,海拔逐渐变低,植被也愈发茂密。勒布沟气候宜人、物种丰富、四季常青,平均海拔2500米,“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茂密的原始森林、吞珠吐玉的流泉飞瀑、鬼斧神工的悬崖峭壁、镶嵌林中的天然牧场、众多珍稀...
阅读全文>>
-
郑律成:军歌永远嘹亮
他被誉为“军歌之父”,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就是朝鲜族作曲家郑律成。 中国著名作曲家、中朝两国军歌的曲作者郑律成。...
阅读全文>>
-
天山学子在东北育才学校茁壮成长
东北育才学校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优才教育实验学校,也是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多年来,东北育才学校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好新疆班为着力点,坚持提升自...
阅读全文>>
-
推广好普及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民委多措并举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长久之策、固本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民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以铸牢中华民...
阅读全文>>
-
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走进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工业园社区“石榴籽家园”,汉族妇女蒲兴花正在向辖区内的少数民族妇女教授钩织技艺。工业园社区居住着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满族、苗族等群众1416户4268人,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亲如一家...
阅读全文>>
-
从“背着国徽去开庭”到智慧法庭
法官,在人们印象中大都是身穿法袍,在法院大楼里开庭审案。然而,在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有这样一群法官,他们背着庄严的国徽,跋涉在田间地头,将巡回法庭开设到各村庄。2019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多年来,禄劝...
阅读全文>>
-
海拉提站长来了
2月的新疆伊犁河谷,由于降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阿合牙孜沟冬牧场里的气温达到零下20摄氏度左右,寒风凛冽刺骨,让人不敢在屋外久留。 阿合牙孜沟冬牧场是伊犁州三大远冬牧场之一。这里草场面积有85万亩,每年冬季昭苏县6个乡镇近40万头(只)牲畜在这里过...
阅读全文>>
-
立德树人显实效 奋楫扬帆共成长——中南民族大学学生骨干训练营活动纪实
2022年2月28日,湖北省首档大学生成长纪实节目《大学之道》开播,来自中南民族大学学生骨干训练营的各族青年,作为第一期节目的主角,以团结热情、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走进大众视线,收获广泛好评。 学生骨干训练营的成员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系列活...
阅读全文>>
-
五和家园里的幸福生活
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的旧城镇,有一个由8个村民小组、260户组成的易地扶贫集中搬迁安置点——五和家园。这里生活着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5个民族的搬迁群众。“五和家园”寓意5个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五和家园的建成,不仅让...
阅读全文>>
-
临沧人民唱新歌
云南省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290多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上的重要节点。临沧市辖1区7县,常住人口225万多人,全市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1.8%,全国60%的佤族生活在这里。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
阅读全文>>
-
云南:努力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