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精通骑射的东北锡伯族为何会成建制地出现在万里之外的新疆?|道中华
1764年3月29日,入清的朝鲜代表团团长金祖正,在盛京(沈阳)遇上了一件令他难忘的大事:闻沈阳将有点兵送边之事,要到新疆极西之地,距北京一万多公里。驻军集会西门外,亲戚送别,男女涕哭、惨不忍睹,俄而,三次炮响,哭声顿止。 三声炮响将锡伯部队送上万里...
阅读全文>>
-
降伏人间妖魔的格萨尔王:从说唱相传到千万字书卷的藏族史诗|道中华
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高原,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殃。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天神之子推巴噶瓦来到人间,他就是格萨尔。著名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故事,也从此拉开帷幕。 格萨尔王唐卡。(王国明 供...
阅读全文>>
-
实证西域为中原王朝固有领土之① | 安西都护府今何在?到吐鲁番交河故城感受大唐遗风
编者按 说起新疆吐鲁番,大家都会想起吐鲁番的瓜果甜,其实,在吐鲁番市西约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有一座“大地上雕刻出来的城市”,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交河故城。“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交河城曾是“西域36国”之一车师国的都城,也是大名鼎...
阅读全文>>
-
总书记“向往已久”的殷墟,解开了哪些文明密码?|道中华
它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及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 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他感慨地说,“殷墟我向往已久”。 从“一片甲骨惊天下”、被视为解开中华文明密码的甲骨文,到埋藏...
阅读全文>>
-
赶路的“干饭人”:胡人吃饼骑驼俑从北齐将门墓中带出的历史密码|道中华
一只骆驼昂首嘶鸣,双峰间驮着的皮囊里装满了丝绸锦帛。骑骆驼的人,深目高鼻,胡人样貌,头戴圆毡帽,手中拿着胡饼,一边赶路一边吃,嘴里仿佛说着“真香”。 近日,这件名为胡人吃饼骑驼俑的文物,先后在辽宁省博物馆“和合中国”展览、“何以中国”展览和《国...
阅读全文>>
-
为什么明清时期的欧洲大思想家争相以华为师?|道中华
在历史的某一刻,东方与西方相遇,各自的文明都曾给对方深刻刺激和影响,各自发展轨迹也都留有对方的印记。尽管东西方文明在价值硬核上并不相同,但都是人类美和智慧的结晶。 中华文化曾拥有世界级影响力,今天我们来讨论这种影响力,要了解到中华文化不是在一...
阅读全文>>
-
榫卯,古人玩的技术梗|道中华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ID:mingqinghistory)授权转载。“历史研习社”,一个靠专业与有趣打动了数十万粉丝的史学精品号。(本文原作者:木页) 网络上曾有一段“中国榫卯工艺”的短视频,小哥用质朴的镜头告诉世界,“中国古人如何不用一颗钉子就造成房屋和...
阅读全文>>
-
对峙如宋辽夏金,为何都被称为“桃花石”?|道中华
“桃花石”居然是古代中亚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称谓?是的。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各民族共同书写中国历史时指出:“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 “桃花石”,由此从学术界走向公众。那么,这个美丽的词汇从何而来?为什...
阅读全文>>
-
如何读懂中国建筑蕴含的古典智慧?|道中华
中华建筑文化,既有物质形态的多元,更有精神内涵的一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典范。 在世代生息营造的历史过程中,各族人民累积了丰富的建造经验,涌现出众多能工巧匠。充满智慧的建筑形式,朴素深广的建筑哲理,臻于完备的营造制度,种类多样的装饰艺术,...
阅读全文>>
-
梁晓声:“苦尽甘来”符合一个民族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道中华
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自今年1月底在央视开播后,创下央视8年来收视新高。《人世间》的火爆印证了在当今的中国需要有讲述时代变迁的作品。 小说《人世间》由中国作家梁晓声历经8年创作而成,用115万字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一户普通人...
阅读全文>>
-
柏孜克里克石窟因何与敦煌齐名?|道中华
位于新疆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石窟,与龟兹石窟、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以及印度的阿旃陀石窟齐名。这里保存有最为丰富的回鹘风格壁画,是世界佛教石窟艺术的瑰宝。 1982年,柏孜克里克石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人们对它所知不多。柏孜克里克...
阅读全文>>
-
王军:北京元明清古都兴替见证中华文明生生不息|道中华
古代都城均有城市轴线。西方城市多强调东西走向,而中国城市同时有南北、东西两条轴线。设计上的迥异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时空观念。 西方通过观察太阳在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得到时间,为了判断太阳处于哪个星宿,必须在东西向进行观察。中国则是以地平方位为坐标体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