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每一个图们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吉林省图们市委书记、市长赵永浩
“政策能不能落地,效果怎么样,必须到村里亲眼看一看。”为了兑现“让每一个图们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庄严承诺,吉林省图们市委书记、市长赵永浩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住村恳谈、安排部署,他不愿意只听汇报,是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干部。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阅读全文>>
-
民族画报社《读图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读图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具有参政党的地位,与中共合作,参与执政。中国共产...
阅读全文>>
-
民族画报社《读图学党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读图学党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阅读全文>>
-
《读图学党史》| 翻身农奴把歌唱
读图学党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经过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上层爱国力量的努力和推动,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
阅读全文>>
-
《读图学党史》| 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
读图学党史 1950年国庆前夕,党中央决定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名义邀请边疆少数民族代表到首都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这就是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的由来。 1950年,为做好少数民族参观团的接待工作,政务院专门成立招待委员会。图为周恩来签批的少数民族参观...
阅读全文>>
-
《读图学党史》| 中央民族访问团
读图学党史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打破历史上由于民族压迫制度造成的民族隔阂, 1950年6月,经毛泽东提议,政务院决定派遣中央人民政府民族访问团(简称中央民族访问团,一共派出了中央民族访问团西南团、中央民族访问团西北团、中央民族访...
阅读全文>>
-
《读图学党史》| 民族干部的摇篮:延安民族学院
读图学党史 延安民族学院是中国共产党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而创办的一所专门学校。1937年,中央党校设立少数民族班,同年,中央党校设立回族干部培训班,陕北公学成立蒙古青年队,1940年,陕北公学成立少数民族工作队。1941年党创办了延安民族...
阅读全文>>
-
《读图学党史》| 红军长征民族团结的典范:彝海结盟
读图学党史 红军长征经过苗、瑶、壮、侗、水、布依、仡佬、土家、白、纳西、彝、藏、羌、裕固、回、蒙古等民族的居住地区。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用正确政治主张宣传、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青年踊跃参加红军。在四川阿坝州境内有5000多名藏羌儿女参加红...
阅读全文>>
-
《读图学党史》| 党在少数民族中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中共蒙藏学校支部
读图学党史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建立的第一个支部在蒙藏学校成立。支部成立后创办了少数民族第一个革命刊物《蒙古农民》,开始在少数民族群众中传播共产主义。 党在少数民族中建立的第一个支部诞生地——蒙藏学校。 蒙藏学校学生荣耀先为代...
阅读全文>>
-
《读图学党史》|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民族画报社开设“读图学党史”专栏,集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党的民族工作重大成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典型事迹,传承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弘扬党的民族工作光荣传统,在讲述大道、传承精神、启迪当下、照...
阅读全文>>
-
《读图学党史》| 中共一大唯一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
读图学党史 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提出,凡承认党的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不分民族,均可接收为党员。于是一批少数民族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有的还参与建党,邓恩铭就是其中的代表。 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 邓恩铭,贵州荔波人,1901年...
阅读全文>>
-
苏北好江南 腾飞苏宿园
近年来,作为江苏省委、省政府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融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意识,坚定不移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内涵、打造合作样板,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