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头与巅峰·甘肃彩陶何以享有如此盛誉?
甘肃也称陇原,其地形狭长,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孕育了丰富的彩陶文化,留给后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的彩陶制作技艺传承近万年,灿烂辉煌的彩陶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最早的彩陶出现在哪里?仰韶彩陶文化和...
阅读全文>>
-
好用管用,“甥舅之谊”:一段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佳话
贞观十五年(641)正月十五,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同为一家,开启了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甥舅之谊”的新篇章,“甥舅之谊”“甥舅之国”也由此进入史家视野。 01 唐与吐蕃:“家庭”内部纠纷,大体不必较真 大约在文成公主入藏的140年后,唐朝派遣...
阅读全文>>
-
中国古代是如何治理腐败问题的?
中国历朝历代都对腐败的治理尤为关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从历史的角度,古人的反腐实践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反腐的制度和实践?近日,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晓燕接受了“道中华”的采访。 记者:一位作家曾经将当今的反腐和历史...
阅读全文>>
-
马克龙广州阅琴:《高山流水》的弦外之音
近日,到访中国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广州松园驻足聆听了中国著名古琴曲《高山流水》。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古琴中蕴含着怎样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音乐中蕴含着中国人怎样的智慧?千百年来,音乐在中国人的生活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就此话题,“道中华”专访了中国...
阅读全文>>
-
说文解字|原来这三个字里藏着国泰民安
文字镌刻着历史的印记,积淀着情感和认同。本期“道中华”邀请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说文解字”,围绕“禾”“田”“国”三个字进行深入解读,发掘其中蕴含的中华文明根性,阐释其对于理解中华文化的启导意义。 “禾” 中国自古以来讲“家国天下”。但无论讲什么,首先都得先...
阅读全文>>
-
为什么“民本”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
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国家治理便是每个历史时代的人们共同面对的主题。不过,国家治理能够达到什么水平,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如何理解社会政治生活。在中国古代社会,“民惟邦本”(后来人们常说的是“民为国本”)是对社会治理过程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观念。 ...
阅读全文>>
-
“灵州盛会”何以成为唐王朝的高光时刻?
唐太宗时期,为处理北方各民族部落关系,北上灵州会见敕勒诸部首领及使者,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灵州盛会”。灵州之行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唐太宗为什么会被各部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他的民族观在历史上又有哪些先进之处?为此,“道中华”专访宁夏大学王朝海副教授,揭...
阅读全文>>
-
我们为什么对乡土充满眷恋?
当下,一大批以乡村生活为主题进行创作的视频博主不仅在国内收获喜爱,也在海外赢得大批粉丝。其中代表如“李子柒”“阿木爷爷”“滇西小哥”等等。这些视频的流行,彰显了中国乡土文明的世界魅力和深远影响。中华民族的“乡土精神”是什么?在全球化时代又意味着何种可能性...
阅读全文>>
-
唐代茶饮如何走向了边疆塞外?
唐代边疆游牧民族日常饮食多为乳制品和肉制品,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很高,少食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等食物。茶作为一种饮品,有降脂肪、促消化的功效。回鹘、吐蕃、南诏等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接触过程中,各阶层饮茶的风习逐渐普及,越来越依赖中原输入的茶叶以满足...
阅读全文>>
-
盐:一把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白金”钥匙
说到盐,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百味之祖”“食肴之将”,也就是每日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缺少了盐,我们的生活将索然无味。 实际上,盐的用途远不限于烹饪。 ▲古代制盐雕塑展览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提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对个人的防护要求时,专门...
阅读全文>>
-
鲁班传说何以在中国西南广为流传?
鲁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也是不断传奇化、符号化的中华文化标志。近年,以鲁班的“大国工匠”形象为依托而在多个国家设立的“鲁班工坊”,搭建起中国制作文化和工匠精神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值得注意的是,鲁班不仅是中国制造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是西南少数民族...
阅读全文>>
-
《格萨尔》何以从区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享文化?
《格萨尔》史诗发轫于青藏高原,流传于半个中国,享誉全世界,被称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史诗得以从区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享文化、乃至世界赞誉的文化,其中的密码是什么?“道中华”邀请到四川大学文化历史学院李锦教授为我们解读。 记者:您最近发表的一...
阅读全文>>